奥利奥涨价应对压力,花样创新难留人,烘焙跨界寻找新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8 14:56 1

摘要:奥利奥百年有余,难不成到头来还得靠涨价撑脸面,这不就是“老树枯枝,硬想红花开”?真让人想问一句:如此甜腻的“老炮儿”靠什么和年轻人打交道?

原文解析和创作大纲:

一、解析和重构要点

1. 爆点与话题性

- 奥利奥这个百年老品牌现在竟然还靠涨价来“维持体面”,引发关于老牌零食转型与生存的思考。

- 对比童年回忆与当前市场变化,感受时代的变迁与消费者口味的变革。

2. 悬念设置

- 究竟是奥利奥变了,还是我们变了?它的甜腻还能再撩动年轻人的心吗?未来它靠什么活下去?

3. 引发思考

- 饼干市场日渐健康化,卡糖卡脂成主流,老牌高糖零食还能走多远?

- 涨价真能带来“体面”吗?健康风口下的奥利奥还有多少空间?

4. 细节与生活化表达

- 00后艳杰逛超市时的真实体验、“玩转奥利奥”玩法、社交媒体播放量爆炸、消费者复杂心态与吐槽。

5. 对话、情感流动和真实表达

- 消费者之间的日常聊天、内心独白与纠结,口味变化带来的情绪波动,行业专家的直言不讳。

6. 行业背景与历史信息

- 奥利奥1912年诞生,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经历大调整后在中国火了,但甜腻问题未能根除。

- 零食品类升级激烈,健康成为主旋律,品牌跨界、联名合作、大步布局烘焙赛道。

7. 数据、专家和市场分析

- 销量与利润数据,营销策略,行业分析师观点,消费者评论真实语录。

8. 结尾回应与讨论互动

- 回到涨价话题,思考品牌的长远命运,引导读者讨论:你还会为一块奥利奥买单吗?

二、创作大纲

1. 开场讽刺直击痛点,引出主话题

2. 超市一线场景,00后艳杰视角体验,引发回忆,悬念设置

3. 奥利奥曾经的童年地位与广告动作,融入读者生活体验

4. 进入中国的曲折历程—配方调整与市场反转

5. 营销转型、玩法创新,玩转社交媒体和消费者“惊喜感”,数据支撑吸引力

6. 健康消费风潮兴起,甜腻零食逐渐被“抛弃”,消费者真实评价、对话展现心态变化

7. 涨价策略分析,利润数据、专家观点、消费者“嫌贵嫌甜”日常语录

8. 饼干市场内外压力,零食行业升级,品牌竞争、烘焙跨界,行业数据与布局

9. 奥利奥转型烘焙,“夹心云朵蛋糕”尝试,消费者体验反馈

10. 回归品牌生死悬念,引发思考互动,结尾回应开头,引导读者评论

三、写作逻辑与风格指引

- 贯穿日常口语、俚语表达、悬念和感情起伏。

- 摄入实打实的细节、数据和真实对话,强烈人情味。

- 拒绝机械性总结,紧凑节奏、自然跳跃、不刻意过渡。

- 行业内外信息融合,评论与分析并重。

正文如下:

奥利奥百年有余,难不成到头来还得靠涨价撑脸面,这不就是“老树枯枝,硬想红花开”?真让人想问一句:如此甜腻的“老炮儿”靠什么和年轻人打交道?

艳杰和她的朋友在超市货架转悠时,一眼瞄准了那盒黑白交错的奥利奥。货架上,奥利奥排得比老北京刷油条还整齐,显得格外扎眼。最亮眼的是新出的“玩转奥利奥”系列,她用手机刷了刷抖音、小红书,那广告可真是讨巧——一个“妈”字的饼干,扭扭一变成了“哇”,带着点“你是最哇塞的妈妈”的套路,年轻人看着就乐。不知不觉,艳杰买了一盒,三五好友一边掰饼干,一边装童心,大学毕业了还想找回点小时候的那种“吃饼干就开心”的傻劲儿。

这事儿倒不稀奇,奥利奥可不只是来过百年生日的“老家伙”,人家还真挺会玩心思。从芥末味到辣鸡翅味,“吃惊”的口味层出不穷;音乐盒饼干、故宫联名,一会儿玩个七巧板,一会儿搞个宇宙限定,还能和可乐谈谈恋爱,几乎什么都敢尝试,花样比小学生写作文还多。狮子座都得服,谁能想到一个夹心饼干能这么“皮”。

要说奥利奥为啥有点“急眼”,还得从头说。在80、90后小时候,那可是零食盒里的VIP。广告里的动作学得嗷嗷像——一扭、二舔、三泡奶,天底下就这点甜滋味最够味。长大点儿,泡牛奶、捣碎拌酸奶,反正奥利奥总能给生活添点小惊喜。

1996年,奥利奥杀进中国市场。那时候,糖、巧克力、饼干像下饺子一样涌进来,但美国人觉得好吃的奥利奥,放到中国就是“齁甜”。销量一年不如一年,卡在3%的市场份额里转悠,堪比小区门口理发店——看着热闹,实际没几个人捧场。到2005年,奥利奥只好认栽,调整配方,减少糖分、做小包装,连绿茶口味都端出来了,椰子、水果随便挑,威化、巧脆卷,品种花哨得让人眼花缭乱。

改了口味以后,奥利奥的命算是拯救回来了。瑶瑶说,自己大学时天天早餐都靠奥利奥“续命”。销量蹭蹭上涨,中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可咱中国人“嘴巴太能变”,说白了零食就得吃新鲜的,几年工夫,奥利奥的市场份额从50%掉到40%,怎么搞都留不住老用户。英媒有文章直接说中国人“喜新厌旧”,奥利奥不香了,网友跟着热议起来——太甜、贵、怕胖、夹心太“腻”?原因多得能写大论文。

连奥利奥母公司亿滋国际的高管Mary Beth West都忍不住直说,“光顾着饼干本身,品牌没在生活里做点新鲜事,这招太傻。”更要命的是,早年广告死磕“儿童路线”,后来发现小孩不是核心消费群,预算投了个寂寞。2015年,干脆改口,开始主打“玩在一起奥利奥”,说白了就是拉着年轻人一起玩,把亲子路线丢一边,个性化定制、口味小程序,连新口味都让用户自己挑,2018年创意新口味高达七万多种,网友评论:这得有多能吃?

营销整得花哨,奥利奥的业绩总算有了点起色。不光是传统广告,抖音、社交平台上的挑战赛话题播放量高达6.9亿,微博一条话题下面留言比春运还热闹。音乐盒、能吃的故宫、鲁班锁、七巧板,新产品推出比抢红包还快。亿滋中国副总裁朱忆菁掰着指头算,“我们这几年每年都在长,独特定位和不停创新是最大动力。”不得不说,奥利奥“好玩”战略挺会套住年轻人。

玩归玩,营销宣传也不能当饭吃。现在健康零食到处是,年轻人一天天忙着卡热量,“减糖不减快乐”是口号,奥利奥那点奶油夹心瞬间变“罪魁祸首”。小红书“无糖饼干”笔记疯狂飙升,什么魔芋蛋糕、高蛋白曲奇,连孕妇都有专属健身零食。美新逛超市被那坨白色夹心的甜度“击晕”,说小时候怎么觉得天甜地甜,现在一口就“自闭”;赵晓雯一脸纳闷,身边朋友都变“控糖狂人”,自己爱吃甜品也被嫌弃。

社交平台上有人开玩笑——“小时候觉得奶油夹心是王者,现在一口血糖仪都报警”。有的感慨“吃奥利奥快能住院了”,有的则直接“放弃挣扎”。丫丫掰着热量表开算账,19.4克奥利奥就393千焦,一整包下去顶掉晚饭,碳水分量吓跑健身房教练。光看营养表就觉得这饼干不走心。

结果是什么?越来越多人“拒绝”奥利奥,财报一拉到底全是味道变、价格高的尴尬。亿滋国际2025年财季收入涨了点,净利润比以前缩水得让投资人心慌。不得不靠涨价来消化原材料、运输压力,表面风光,实则是饮鸩止渴。朱丹蓬这个食品产业分析师说得干脆:涨价是把双刃剑,便宜货越来越多,大家卡糖卡脂,你还涨价,那不是赶客?

消费者也不傻。“超市打折才买,要不八块一条谁要啊?”“花钱买糖油饼,不如加点钱买现烤蛋糕。”这种吐槽声一波接一波,奥利奥在零食圈的地位一落千丈。

一边是市场“优胜劣汰”越卷越狠,另一边是高糖老品牌难生存。零食市场一年到头挣了两千多亿美元,行业大升级,坚果、酸奶、低脂干粮抢饭碗,与奥利奥抢业务的不只老牌饼干,还有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些新锐品牌,连物美、永辉都自己整自有品牌。靠数据定制零食,比你奥利奥懂客户。

在压力山大的环境下,奥利奥也想办法自救。亿滋国际开始“玩票”跨界,和烘焙商恩喜村合作搞蛋糕,先是奥利奥乳酪蛋糕,后面又上了云朵蛋糕项目,钱投了三千多万。最近干脆七成多收购了恩喜村,CEO冯朴德称,“要让奥利奥和菲力蛋糕一起,让更多中国消费者尝尝新鲜货。”全球烘焙产品一年也能挣四百多亿美元,蛋糕市场不愁没人要。

问题就来了,卖蛋糕能化解困局吗?艳杰在线下试吃云朵蛋糕,一口下去又原地“甜晕”,嘴上说是创新,心里还是那句话,“能不能稍微别这么腻?”饼干可以变蛋糕,但消费者口味变了,大牌能否抓住新一代的心,没人敢打包票。

奥利奥现在要问自己:靠涨价还能体面几年?靠跨界能掀起几次新潮?百年老饼干能不能真变成全能老鲜肉,这事儿留给市场评价。最后想问大家一句:你还愿意为一块奥利奥“续费”,还是已成回忆?如果饼干都变成健康、清淡、低糖,你会不会觉得小时候的甜腻才最美好?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聊聊,看谁家零食故事最“有味道”。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来源:皮孩战士gyz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