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都双子塔的灯在夜里亮到刺眼,詹姆斯站在灯墙前,抬手做出把“皇冠”往头上扣的动作,耐克官博同一时间发出照片,文案只有一句:来自阿克伦的少年,仍在书写他的传奇。
成都双子塔的灯在夜里亮到刺眼,詹姆斯站在灯墙前,抬手做出把“皇冠”往头上扣的动作,耐克官博同一时间发出照片,文案只有一句:来自阿克伦的少年,仍在书写他的传奇。
拍照时间是22:38,起飞时间是23:03,中间只有25分钟。
这说明他根本不是来看景,是在给耐克交作业:拍一张可以全球传播的广告图,然后直接走人。
灯光秀、塔、人群、欢呼,全是为了制造“城市欢迎他”的幻觉。
为什么是成都?
因为西南片区销量增速连续三年排第一,耐克需要在这儿打强心针。
双子塔LED广告位一分钟报价30万,耐克包下整面墙,花的钱比办一场发布会便宜,还能让詹姆斯本人出镜,性价比极高。
为什么要在23:03起飞?
包机航线申请最晚不能超过次日零点,错过就要重新排队。
再晚走一分钟,第二天所有媒体的标题就会变成“詹姆斯滞留成都”,那等于告诉全世界他在中国遇到麻烦,品牌最害怕这种联想。
为什么文案提“阿克伦的少年”?
因为詹姆斯下个月推出第22代签名鞋,主色就是中学母校的墨绿+金。
提前把“少年”两个字打出来,等于给新品埋钩。
到时候球迷一看鞋,立刻想起这张夜拍,记忆点直接绑定。
耐克把照片发在微博而不是外网,是因为詹姆斯的中国社交账号都在团队手里,微博的阅读量当天破两亿,Ins发这张图最多五百万。
数字差距告诉团队:中国市场贡献的净利润已经占到全球三分之一,必须把流量留在能用人民币结账的地方。
现场粉丝看到的是巨星,品牌看到的是数据:
23:03起飞——机场海关记录同步给媒体,“时间线无争议”。
22:38拍照——LED屏幕提前写入“”图案,手机快门声一落,后台立刻切断画面,防止路人拍到同款姿势。
22:35抵达塔前——车队绕路三公里避开地铁施工,确保不堵车。
整个流程像一场军事行动,表面看是文化交流,其实是把“买我鞋”三个字翻译成灯光、合影、文案,再包上“友谊”的外衣。
詹姆斯得到了曝光,耐克得到了销量,成都得到了“国际范儿”,三方各取所需,只有球迷在夜里喊哑了嗓子还以为对方听见了。
灯光熄灭后,塔身恢复成普通写字楼。
人群散去,地上留下几十只被踩掉色的塑料手牌,上面写着“国王”。
清洁工人把牌子扫进垃圾袋,动作熟练,像扫掉一场刚结束的电影。
詹姆斯下一站是阿布扎比,继续拍夜景、交作业、飞走。
中国行三天两晚,真正在成都落地的时间不到四小时,连火锅都没吃。
有人说他太忙,有人说他怕辣,其实答案更简单:吃一顿火锅的时间够拍十条广告,品牌不干赔本买卖。
灯光可以再亮,塔可以再换图案,真正不变的是套路:巨星出现、粉丝狂欢、品牌收割、城市埋单。
第二天醒来,手机还在推送“詹姆斯和你同在”,而他已经飞到另一个时区,名字出现在下一块广告牌上。
下一次再有球星来,我们是不是还会排队去喊他的名字,然后看着他们拍张照就走?
来源:雪地里无忧玩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