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这一辈子,总在寻寻觅觅能滋养身心的东西。有人偏爱山珍海味滋养脾胃,有人执着于锦衣华服修饰皮囊,却往往忽略了,案头那本静静躺着的书,才是最妥帖、最长久的滋养。
人这一辈子,总在寻寻觅觅能滋养身心的东西。有人偏爱山珍海味滋养脾胃,有人执着于锦衣华服修饰皮囊,却往往忽略了,案头那本静静躺着的书,才是最妥帖、最长久的滋养。
书养眼界,让目光穿透方寸天地。困于市井烟火的人,翻开《徐霞客游记》,便能跟着文字攀黄山、涉漓江,看云雾在山间流转,听清泉在石上叮咚,仿佛亲身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囿于琐碎日常的人,读一本《人类简史》,思绪便会跳出柴米油盐,飞越千年时光,从智人的崛起看到文明的迭代,忽然懂得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也看清世界运行的规律。那些没机会抵达的远方,没来得及经历的过往,都藏在书页里,等着我们用目光去丈量。
书养心性,让内心在浮躁中沉淀。生活难免有鸡飞狗跳的时刻,工作总有焦头烂额的瞬间,此时若能捧起一本散文,读汪曾祺写“昆明的雨”,看他笔下的菌子、杨梅、缅桂花,字里行间满是烟火气里的温柔;或是翻几页《菜根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句子入了心,心头的戾气与焦虑,便像被温水泡过的茶叶,慢慢舒展、沉淀。书就像一个安静的树洞,容得下我们所有的情绪,也教会我们以平和之心面对世间纷扰。
书养底气,让灵魂在时光里丰盈。腹有诗书的人,从不用刻意炫耀。就像董宇辉,在直播间谈天说地时,出口便是“当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当你算数学时,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自带一种从容不迫的底气。这份底气,不是来自外在的财富与地位,而是源于书中积累的知识、感悟的道理。它让我们在面对质疑时不卑不亢,在遭遇挫折时不慌不忙,因为知道自己的内心有足够的力量,支撑着走过人生的风雨。
不同于食物的滋养转瞬即逝,衣服的修饰易被磨损,书对人的滋养,是刻在骨子里的。它不会让我们立刻变得富有,却能让我们的精神永不贫瘠;它不会让我们瞬间变得强大,却能让我们的灵魂日益坚韧。
往后的日子,不妨多留些时间给书。在清晨的阳光里读一页诗词,在午后的茶香中翻一本小说,在深夜的台灯下看一段哲思。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化作养分,滋养你的眼界、心性与底气,让你在岁月的流转中,活成一个内心丰盈、自带光芒的人。毕竟,书是最便宜的奢侈品,也是最珍贵的滋养剂——用一本好书的价格,就能换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一份浸润一生的滋养,何其幸哉。
来源:于小岛中感受宁静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