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之城:当 F1 引擎点燃上海的雄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2 10:03 1

摘要:对于柳一然来说,这轰鸣声不仅仅是遥远的背景音,而是一场家庭远征的号角。这个 2014 年出生的小男孩,属于被屏幕和社交媒体浸润的一代,却意外地对这项古老的机械运动产生了痴迷。去年夏天,当电视里转播着上海站的盛况时,他便对父亲发出了坚定的请求:“今年,我一定要去

三月末的上海,已经能感受到火辣的夏天热情。城市如同一个巨大的精密仪器,在无声地运转,而一丝躁动,则在空气中悄然蔓延开来。

那是引擎的轰鸣,是轮胎摩擦地面的尖啸,是肾上腺素飙升的预兆——一级方程式赛车(F1)中国大奖赛,又一次如约而至。

对于柳一然来说,这轰鸣声不仅仅是遥远的背景音,而是一场家庭远征的号角。这个 2014 年出生的小男孩,属于被屏幕和社交媒体浸润的一代,却意外地对这项古老的机械运动产生了痴迷。去年夏天,当电视里转播着上海站的盛况时,他便对父亲发出了坚定的请求:“今年,我一定要去现场看。”

他的父亲,也许并不完全理解儿子的这份狂热,但他愿意支持这份稍显昂贵的爱好。于是,在 2025 年的春风中,柳先生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旅程。

他们从武汉出发,凌晨的航班到达上海,只为不错过F1的任何一场比赛。一家四口,两万多的预算,豫园附近的酒店,外滩的夜景,梦幻的迪斯尼,本帮菜的浓油赤酱,这些都是属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注脚,而 F1,则成为了串联起这一切的线索。

B 区看台并非视野最佳的选择,但对于初来乍到的柳一然和他爸爸来说,已然足够震撼。当赛车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起跑线,震耳欲聋的引擎声浪如同海啸般扑面而来时,柳一然的眼睛亮得惊人。

他拿着手机,屏幕上是赛事直播的画面,与眼前的真实场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奇特的感官体验。他时而抬头看看赛道上飞驰而过的赛车,时而低头划拉着手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对赛车的了解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兰多·诺里斯,迈凯轮车队的车手,一个在 F1 征战六年的英国人,成为了柳一然口中最有实力的英雄。

柳先生笑着说,儿子在学校里找不到同好,F1 仿佛是他一个人的秘密花园。但现在,这个花园正在慢慢扩大,小一然开始向同学们科普 F1 的知识,而他自己,这个原本对赛车一窍不通的父亲,也成了儿子的学生。“很多 F1 相关知识,都是他教我的。” 语气中带着一丝骄傲,仿佛自己被卷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而领路人,是自己年幼的儿子。

柳一然和爸爸沉浸在F1 现场的轰鸣中,而柳一然妈妈带着妹妹已在迪斯尼感受米老鼠唐老鸭,还有那里的公主和城堡。

柳家一行的上海之旅,并非孤例。

F1 中国大奖赛,这项在很多人眼中略显小众的赛事,却拥有着超出想象的受众基础。

引擎轰鸣下的经济涟漪

久事体育公布的数据显示,这届F1 中国大奖赛,现场观众超22万人次,刷新去年观赛纪录;专程从境外来沪观赛的观众数量比去年翻了一番;赛场周边和市区酒店入住率大幅提升;北外滩与上赛场“格子旗嘉年华”参与人数创下历届新高。

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人群的涌动,是消费的浪潮,是一个城市经济脉搏加速跳动的信号。

根据《2024 年上海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去年的 F1 中国大奖赛为上海带来了 14.06 亿元的直接经济影响,产出效应高达 39.28 亿元,拉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消费 15.93 亿元,税收效应 1.37 亿元。

而今年的数据,在赛事规模扩大的基础上,有望更上一层楼,整体收益或将突破 50 亿元。这笔巨大的经济账单,其源头正是赛道上那二十辆赛车的轰鸣,以及无数如柳家一般的家庭,为了这场速度盛宴而付出的真金白银。

赛事期间,餐饮消费的激增是最为直观的体现。美团数据显示,3 月 22 日当天,上海地区餐饮堂食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 80%。那些带有观赛氛围的运动主题餐厅,更是成为了消费者的热门选择。人们涌入餐厅,谈论着赛道上的超车和事故,分享着各自支持的车队和车手,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 F1 主题派对之中。

1997 年出生的方晨皓,来自天津,带着妻子第二次来到上海观看 F1。他对赛车的热爱始于童年,七岁那年,F1 的种子便在他心中悄然种下。工作四年多,他特意请了一天假,加上周末,凑出了三天观赛假期。阿斯顿·马丁车队的忠实粉丝,费尔南多·阿隆索的拥趸,这些标签构成了他对 F1 的身份认同。

与柳家不同,方晨皓对上海并不陌生,但 F1 依然是他再次来到这座城市的理由。他在朋友圈写道:“欢迎来到比赛周!!” 字里行间,难掩兴奋之情。另一条朋友圈,则是对汉密尔顿的赞叹:“可以啊,汉密尔顿!……”

对于他这样的年轻车迷来说,F1 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交货币。他计划晚上在酒店附近的特色餐厅品尝上海菜和杭州菜,这些在天津难得一见的美味,成为了他对上海味觉记忆的一部分。南翔古镇也在他的行程之中,预算一万多元,对于一对年轻夫妇来说,不算奢侈,却也足够体面。

方晨皓和妻子的消费行为,如同无数细小的水流,汇聚成一股商业的洪流,冲击着上海的餐饮业。餐厅的座位被填满,厨师的炒锅叮当作响,服务员穿梭在餐桌之间,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人们的谈笑声。

同时,饿了么数据显示,F1上海站期间(3月21日-3月23日),游客外卖量周环比增长超过40%,尤其在上赛场所在的嘉定区,游客外卖量周环比增长55%。长宁、虹口外卖量也均环比增长超过50%。

饿了么的数据显示 ,从游客热门外卖品类来看,奶茶、便利店商品、汉堡薯条、咖啡和药品销量位列前五。从周环比订单增幅来看,小龙虾游客外卖量周环比增长90%,美妆个护用品增长近60%,便利店商品、奶茶、药品、果切和沙拉等也均周环比增长超过50%。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餐饮消费,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文化的体验,一种对城市活力的肯定。

F1 的经济影响力,远不止于直接的门票和餐饮消费,其溢出效应如同涟漪般,向城市的各个角落扩散。携程数据显示,赛事期间,上海国际赛车场周边 3 公里内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 213%,环比比赛前三天增长 216%。酒店业如同一个灵敏的晴雨表,最先感知到这股赛事带来的热潮。

上海颖奕皇冠假日酒店总经理杨素琴透露,酒店 400 多间客房早在半年前就被预订一空,入住率达到 100%。客源以外籍团队和车迷为主,占比高达 30%-40%。

上海嘉定喜来登酒店的相关人士透露,这家酒店自2015年开张以来,就成为多支F1车队的“定点酒店”。只要新赛历一出,300多间客房就会被抢订一空,而且一住就是一周。

嘉定凯悦酒店的各类房型也在赛事期间全面售罄,酒店甚至特意设置了粉丝等候区,既保障了车手的安全,也满足了车迷的互动需求。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直接推高了酒店价格,部分热门地段的涨幅接近两成,但这并未浇灭游客的热情。

酒店的火爆,只是住宿行业的一个缩影,民宿、短租公寓等业态也同样受益。F1 带来的,是一场住宿业的狂欢。

从赛道到街头:文化的交融与城市的魅力

F1 中国大奖赛,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场文化盛宴,一个城市营销的绝佳舞台。2025 年恰逢 F1 大奖赛 75 周年,主办方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双站”模式,将位于北外滩国客中心的“格子旗嘉年华”与上海国际赛车场的赛事联动,试图打造一场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的全民盛典。这一创新举措,无疑为 F1 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上海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元的文化色彩。

柳一然一家四口的上海之旅,正是这种文化交融的生动体现。对于他们来说,上海不仅仅是赛车场,更是迪士尼,是外滩,是豫园。柳一然的妈妈和妹妹,对赛车并不感冒,她们的兴趣点在于迪士尼的梦幻和外滩的繁华。而柳先生和小一然,则沉浸在赛车的速度与激情之中。一家人“兵分两路”,各取所需,却又殊途同归,最终都汇聚到“上海”这个共同的目的地。

F1 就像是一条纽带,将体育与城市文化巧妙地连接在一起,让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兴趣的人们,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方晨皓的故事,则展现了 F1 对年轻一代的持久吸引力。第二次来到上海看 F1,他不仅仅是为了赛道上的速度,也是为了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夜晚,他和妻子漫步在南翔古镇的青石板路上,品尝着地方小吃,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古镇的宁静与赛车场的喧嚣,构成了他上海之旅的 AB 面,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来自上海纽约大学的德国学生 July 和她的爱尔兰朋友 Sophia,则为这场赛事增添了一抹国际化的亮色。July 即将毕业,计划留在上海工作,像一个真正的“上海人”一样生活,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Sophia 为了看 F1,特意从爱尔兰飞来,计划在中国停留两周。

面对记者的镜头,两个 90 后姑娘热情洋溢。据介绍,这次 Sophia 不远万里来在中国上海,July 充当起了向导,带着 Sophia 游览了外滩和静安寺,品尝了小笼包和其他上海美食。Sophia 脖子上戴着一串在上海购买的珍珠项链,兴奋地表示,除了珠宝首饰,她们还计划在商场里购买一些衣服。苏州的蟹黄面,也成为了她们美食清单上的下一站。

F1 对于她们来说,不仅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个探索中国文化,体验上海生活的契机。从赛道到街头,从引擎轰鸣到文化漫步,F1 的魅力,正在以多元的方式呈现。

上海嘉定区,作为 F1 中国大奖赛的举办地,更是将汽车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独特名片。上海汽车博物馆,在赛事期间迎来了客流高峰。工作人员曹晓璐介绍,F1三天总客流量达到约4500人次,环比增加30%,其中外籍游客数量明显增加。为了更好地服务海内外游客,博物馆特意增加了志愿者,并提供英文讲解服务。

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何冬英表示,他们在赛场水景广场搭建了“梦想嘉”主题园,展示嘉定文旅地标、赛车模型和汽车主题文创产品。这种“体育+文化”的融合模式,有效地延长了游客在嘉定的停留时间,也让上海的汽车文化,成为了这座城市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据悉,F1中国大奖赛3天,水景广场“梦想嘉”主题园总人流为19.1万人次,同比增长77.3%。

消费热潮下的商业繁荣:从票根到商圈

F1 中国大奖赛的到来,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人流、物流、资金流,也激活了上海的商业生态。

美团数据显示,“赛车”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 111%,“上海嘉定酒店”和“上海赛车场附近酒店”的搜索量分别上涨了 105%和 90%。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观看比赛,他们渴望更深入地参与到这场速度盛宴之中。

柳一然一家选择住在豫园附近,既方便前往赛车场,又能兼顾外滩和本帮菜的体验;方晨皓夫妇则计划在酒店周边寻找特色餐厅,品味上海的美食文化;July 和 Sophia 则将购物也纳入了行程之中。这些个体的消费选择,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消费洪流,推动着上海商业的繁荣发展。

美团数据显示,赛事期间,“赛车体验馆”的搜索量暴涨 310%,“室外卡丁车”的搜索量增长 130%,这清晰地表明,赛车文化对服务零售业有着显著的带动效应。

嘉定区商务委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联合 10 家商业综合体和 95 家商户,推出了凭 F1 票根享受优惠的活动。观众只需出示 F1 门票,即可在指定商家享受购车礼包、餐饮折扣,甚至有机会抽取汽车使用权。这些促销活动,不仅刺激了即时消费,也为汽车销售等高价值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F1+”进商圈的策略,进一步放大了赛事的商业效应。嘉亭荟、印象城等重点商圈,纷纷打造“格子旗”主题商场,设置 F1 周边文创快闪店;安亭老街、南翔古镇等地,则举办后备箱市集,营造出浓厚的消费新场景。

其中,作为北上海新能源汽车品牌最全的商场之一,南翔印象城MEGA三天内客流量突破30万人次,较平时周五至周日增长15%;汽车销售额超过3200万元,成为商场消费的一大亮点。

同时,每年赛事期间,西云楼街区的咖啡馆、小酒馆和烧烤店都会迎来大量外国顾客,大家聚在一起喝啤酒、品尝美食,享受轻松愉悦的氛围。今年,西云楼的10余家商户特别推出了凭F1票根享受专属优惠的活动,进一步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前来消费。“在刚过去的F1赛事期间,西云楼的客流量较上周末增长了20%,特别是街区部分餐厅的销售额同比去年增加了30%。”西云楼企划经理王婷说。

携程则推出了“F1 游上海”套餐,将赛事与旅游资源深度整合,推出了包括 3 日票+自由行、迪士尼+F1 单日票等多种产品,吸引了 78%的外地游客和 21%的海外游客。柳家和方晨皓夫妇,正是这股外地观赛热潮的代表,这种复合型票务设计,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消费体验,也推动了上海商业服务的多样化发展。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透露,他们推出的“F1 观赛+都市观光巴士+上海大厦”套餐,早在 2 月份就已售罄,百余位来自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和韩国的游客慕名而来。F1 不再仅仅是赛道上的竞技,更成为了商圈里的盛宴,成为了一个城市商业活力的催化剂。

体育产业的勃兴:从 F1 到多元赛事

作为全球顶级的体育赛事,F1 中国大奖赛,为上海的体育产业注入了新的动能。F1 女子学院赛揭幕站落地上海,更增添了赛事的性别平等和本土化色彩。本土车手师炜以外卡身份亮相,成为了继周冠宇之后,又一位在主场出战的中国面孔,再次点燃了本地车迷的热情。

2025 年,上海的体育赛事日程表上,不仅仅有 F1,还有 5 月的 ABB FIA 电动方程式锦标赛,9 月的 MotoGP,10 月的 F1H2O 世界锦标赛。一系列顶级赛事的接踵而至,使上海逐渐成为了全球赛车运动的焦点城市。

尼尔森数据显示,2024 年 F1 全球新增粉丝 9000 万,中国市场以 39%的增幅位居榜首。这一惊人的增长,不仅仅得益于 F1 重返中国,更得益于周冠宇主场首秀的里程碑意义。2025 年,尽管周冠宇未能参赛,但中国车迷的热情依旧高涨,柳一然甚至带动了身边的同学一起关注 F1,赛事直播的观看量有望再创新高。粉丝经济的崛起,为上海的体育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赛车体验馆到卡丁车场地,从汽车博物馆到主题影院,F1 的辐射效应,正在催生一个多元化的体育生态。

展览与创新:速度之城的未来蓝图

在小红书上,带有“F1”话题的浏览量接近6亿,引发近200万的讨论。而在微信平台上,3月中旬以来,搜索F1的微信指数基本处于不断上涨的态势,尤其3月19日以来一路走高,不管是视频号、搜一搜,还是直播,日环比涨幅超过100%。

F1 中国大奖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展览与创新的盛会。

“格子旗嘉年华”和“致敬 F1 中国大奖赛”主题车展,将赛车文化从赛道带到了街头巷尾。北外滩国客中心的嘉年华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驻足,展出的赛车模型和 F1 纪念品,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打卡点。

上海汽车博物馆和嘉定汽车博览公园,则通过主题展览,讲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故事,让像柳一然这样的小车迷,在观赛之余,也能感受到城市的科技底蕴。联想集团的展台,则展示了 F1 与前沿科技的融合,吸引了无数科技爱好者的目光。“体育+科技+展览”的模式,不仅提升了赛事的附加值,也为上海的城市形象增添了现代化的色彩。

嘉定区推出的“爱赏嘉定 智驾未来”文旅线路,将汽车主题房、影院和博物馆串联起来,打造了两天一夜的沉浸式体验。

July 和 Sophia 计划前往苏州的行程,也呼应了这种区域联动的趋势。创新的展览形式,有效地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也通过文旅融合,传播了上海的独特魅力。

2025 年的 F1 中国大奖赛,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上海的城市版图之上,熠熠生辉。

从柳一然一家四口的初次探访,到方晨皓夫妇的再次追逐,再到 July 和 Sophia 的跨国之旅,这场赛事以速度为媒介,将上海的活力与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它不仅仅带来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效益,更通过文化交融、商业繁荣、体育勃兴和展览创新,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为上海的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充满速度与激情的蓝图。

正如久事体育赛事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明所言:“F1 不仅仅是观赛本身,更是一场文旅体商的联动。”在这场城市狂欢中,上海不仅成功地承接了赛事的巨大流量,更借此机会,将自身推向了全球舞台的中央。

随着 F1 与上海的合约延续至 2030 年,这座速度之城,必将继续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迎接世界的目光,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引擎的轰鸣声,也将在上海的天际线上,持续奏响,经久不息。

来源:周到客户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