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清明节的临近,人们按照传统习俗,扫墓祭祖,缅怀先贤,寄托哀思,教育后人。不过,在漫长的传承中,在个别乡村,清明祭扫活动被掺杂进了一些陋俗:一些村民在清明祭祖时搞攀比、讲排场、比阔气、扩坟墓、燃香烛、烧纸钱……不仅花销不菲,还有损生态环境,存在安全隐忧。这期
随着清明节的临近,人们按照传统习俗,扫墓祭祖,缅怀先贤,寄托哀思,教育后人。不过,在漫长的传承中,在个别乡村,清明祭扫活动被掺杂进了一些陋俗:一些村民在清明祭祖时搞攀比、讲排场、比阔气、扩坟墓、燃香烛、烧纸钱……不仅花销不菲,还有损生态环境,存在安全隐忧。这期间,一些乡镇(村社)协同当地派出所,在进山林的必经之路设立固定监测点,派出专人随时流动巡逻,严防因清明祭祖引发火灾,尽其所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护好绿水青山。
清明祭祀逝去的先辈,当祭之以情,注重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多一些对亲情的追忆、对孝道的反思。那种搞铺张浪费、播封建迷信、损生态环境的祭祀行为,便失去了缅怀的初心,当坚决摒弃。心诚则灵,祭祀没有轻重之分,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重要的是老人们在世时对他们倍加珍惜、倍加关爱、倍加孝顺,传承好优良家风家训。因而,相关部门不妨抓住清明集中祭祀缅怀这一契机,引导公众创新推广低碳环保的祭扫方式,在缅怀与追思中增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争做时代新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让清明真正“清明”起来。
船山融媒记者 卜凯
来源:CCMC小船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