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控核聚变技术作为通过精确控制核反应过程实现能量稳定输出的革命性方案,被国际科学界视为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研究方向。
可控核聚变技术作为通过精确控制核反应过程实现能量稳定输出的革命性方案,被国际科学界视为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研究方向。
近期该领域呈现三大突破性进展:
1.中国EAST装置创世界纪录
我国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在实验中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持续运行1066秒,刷新稳态长脉冲运行时长纪录,标志着磁约束聚变技术取得关键突破。
2.央企深化聚变能源布局
中国核电与浙能电力通过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强化国有资本在聚变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的战略协同,彰显国家层面推进能源转型的决心。
3.美国推进工程化应用
Helion Energy公司在华盛顿启动全球首座商用聚变发电设施建设,预示着该技术正从实验室阶段向工业化应用迈出实质性步伐。
据权威机构预测,全球可控核聚变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200亿美元增至2031年的2652.8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3%。
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双重驱动下,产业链各环节企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本文不涉及任何形式投资建议”
相关重点企业观察:
1.永鼎股份
该企业已完成国内可控核聚变项目超导带材交付,其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YBCO)研发进展值得关注,为后续高性能材料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2.国机重装
公司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进入总装调试阶段,其核心部件制造技术若突破,将显著提升核聚变设备国产化水平,加速新能源技术产业化进程。
3.百利电气
子公司曾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电力系统设备研制,具备国际级核电设备配套经验,技术实力通过国际项目验证。
4.某高端装备制造商
该企业参与ITER项目部分核心部件制造,展现出在精密机械加工、特种材料研发方面的深厚积累,已具备核聚变装置关键部件供货能力。
5.核级材料研发重点企业
该公司专注核级焊接材料研发,与中核集团、国家电投、中国广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其研发的碳钢、不锈钢、镍基合金等材料已通过核电标准认证,未来有望拓展至聚变领域应用。
来源:商业财经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