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江 新故事丨让“红色基因”在这里传承 记集贤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朴永鹤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2 09:09 2

摘要: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执着坚守。集贤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朴永鹤在20年间足迹踏遍白山黑水、三江大地,执着挖掘抗联英烈事迹,努力重现抗联历史遗迹,痴心传播东北抗联精神,用厚重的红色情怀彰显出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杨昕宇 本报记者 潘宏宇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执着坚守。集贤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朴永鹤在20年间足迹踏遍白山黑水、三江大地,执着挖掘抗联英烈事迹,努力重现抗联历史遗迹,痴心传播东北抗联精神,用厚重的红色情怀彰显出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2003年,刚刚从集贤县政协主席岗位退休的朴永鹤转任集贤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职务。在老促会开展的一次座谈会上,一位抗联老兵的含泪讲述,让他敏锐地意识到:以杨靖宇、赵一曼、八女投江等“片断”为代表的抗联史太“单薄”了,更多的、无数英烈前辈用血肉铸就的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抗联事迹还尘封在抗联老兵的记忆里,而且因为老兵们的相继离世即将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有着40多年党龄的朴永鹤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

从那年开始,满头华发的朴永鹤带领老促会的同志在近20年里走访全县100多个村,寻访抗联老战士、抗联事迹知情人1400余人,挖掘整理抗联事迹80余万字,分区域、按编年体全面梳理、充实了三江大地抗联史迹。为找到这些史迹的佐证,他和同志们踏沼泽、钻密林、过苇塘、攀崖峰……饿了啃一口面包,渴了喝几捧林间溪水,困了就倒在草地上眯一会,在林间艰辛跋涉5万多里,挖掘出珍贵的抗联文物300余件,成功找到东北抗联在七星峰的被服厂、后方医院、军政干校、兵工厂、密营营地等遗址,有力地证实了东北抗联在七星峰艰苦战斗的历程。

不能让抗联的遗迹埋没在深山密林之中!为抗联事迹著书、在抗联遗址立碑,是后人对先辈英烈的无上敬仰。

在集贤县,朴永鹤发掘找到并标识的抗联遗迹遗址共有32处。他自筹资金、自己设计、自己布展,在革命老区福利镇红联村建立了“抗日纪念馆”,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去年8月,朴永鹤在集贤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集贤县七星山新设立了抗联遗迹标识15处,把七星山建设成为双鸭山市规模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奔波辗转20年,忠实记录抗联事迹、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为抗联遗迹遗址立碑立标识,这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让东北抗联精神传承下去。

不仅要挖掘整理抗联事迹,还要把红色精神、东北抗联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为了向县内外广泛宣传集贤丰富的红色资源,让后人勿忘国耻,传承东北抗联精神,朴永鹤克服种种困难,先后收集整理和编写了《集贤抗日烽火》《集贤革命老区》《集贤战斗风云》《集贤县老区工作资料汇编》《集贤县老区宣传资料汇编》《集贤县党的工作简要读本》等资料,挖掘整理抗联事迹80余万字,为广大群众传承东北抗联精神,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县文旅局、县融媒体中心的密切配合下,录制了《老区风貌》《追寻英雄脚步》《足迹》等15部专题片,真实记录了抗联事迹和共产党人的光辉伟绩,促进了全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在2021年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朴永鹤以集贤历史事实为依据,编写了《集贤县党的工作简要读本》,充分展示集贤县在建设、改革中所取得的成绩,为党的生日献礼。还配合县委宣传部在县融媒体演播厅录制宣传片《抗联故事走进演播厅》,教育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启迪智慧、淬炼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为了更好地传承东北抗联精神,耄耋之年的朴永鹤作为双鸭山市老干部宣讲团成员,走进党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和中小学校,讲党史、上党课,义务作抗联事迹报告200多场。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双鸭山市公安局、市妇联、尖山区政府、集贤县机关工委、县教体局等多家单位邀请朴永鹤作主讲师,为党员干部群众讲述集贤县党的发展史和东北抗联在集贤县的战斗故事。他不顾年事已高,多次登上七星峰,在抗联遗址现场介绍抗联斗争史。

20多年来,朴永鹤坚守初心和使命,执着挖掘抗联英烈事迹,努力重现抗联历史遗迹,让东北抗联精神成为更多人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