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管理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行为时有发生,垃圾分类、门前五包等习惯还未完全养成,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夜间无证施工等有抬头趋势。为彻底解决城市顽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区城管局在全系统开展“下沉一线
随着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管理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行为时有发生,垃圾分类、门前五包等习惯还未完全养成,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夜间无证施工等有抬头趋势。为彻底解决城市顽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区城管局在全系统开展“下沉一线、提升提质”活动,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颜值、提升便民服务效能。
一线“找茬”,凝聚精细化管理之“力”
市政道路“分包到人”,领导干部带头下沉。自2023年以来,局党组按照每年重点工作任务,连续三年制定《“下沉一线 提升提质”活动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局25名正科级以上领导每人包1—2条市政道路、1-2个城市社区,累计29条城区市政道路、25个城市社区,实现城区市政道路、城市社区全覆盖。同时,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带动109名正式职工、200余名聘用职工主动下沉一线,形成团结一心、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下沉方式不拘一格,发现问题快速处置。为保障问题发现精准,处置问题迅速,“下沉一线、提升提质”活动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下沉人员采取步行、骑行、驾车等多种方式“下沉一线”。针对市政道路、城市社区内存在的市容环境、垃圾死角、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宣传广告、街面秩序、园林绿化、市政设施、通讯设施、安全隐患、路面积雪、工地围挡等问题进行摸排,对商户“门前五包”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对可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对暂时无法整改的填报问题台账报城管委办公室,由城管委办公室按照职责分工转相关部门,列出整改时限,限期销号。
强化联系形成合力,城市顽疾有效化解。针对需要暂时无法整改需多部门联合解决的城市顽疾,利用城管委联席会议和“1+6+N”智慧城管指挥平台,完善建立反馈提醒、应急处置、共享共商等工作机制,横向联动15个区级职能部门,纵向联通7个镇办,实现“单一问题立刻解决,复杂问题合力解决”,大量如井盖缺失、围挡破损、杆线裸露等城市顽疾得到有效化解。截至目前,累计处置问题1900余个。
一线服务,夯实精细化管理之“基”
坚持问题导向,“圆桌对话”巧解难题。围绕下沉中调研发现的市民投诉最多、意见最大的城市治理热点难点问题,树立求解优解思维,巧用“圆桌对话”模式,通过邀请问题双方、群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门单位等社会各界现场参与、研究讨论,共商共议解决办法,让对话双方从“针锋相对”变“握手言和”。自2023年以来,针对工地夜间施工扰民、小区物业管理乱象、在建工地整治扬尘不力等难点问题,召开圆桌对话38次,涉及工地22家、小区物业9家,解决矛盾集中问题42个。
坚持为民初心,“城管帮办”即刻服务。在下沉社区过程中群众反映,12345热线受理流转周期较长,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即发性投诉,执法中队受理处置滞后,往往收到转办的热线后,投诉问题已经消失。针对此问题,设置“有事您说话,城管帮办”服务车,在车身上喷涂服务电话,经话服人员转接,即刻联通周围巡查执法队员,实现问题即刻发生,帮办服务立即到场。自“城管帮办”服务车设置以来,受理群众诉求220余件,第一时间帮助群众纾困解难60余次,开展普法教育30余次,提供救助3次,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被及时发现和解决,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线普法,提升精细化管理之“效”
积极开拓线上普法新阵地。围绕城市管理法律法规,采用以案说法、情景剧等形式释法析理,紧扣噪声污染、建筑垃圾、市容秩序等与群众关系密切的实事,自编、自导“城管e普法”普法短视频,利用下沉一线时机,以微信群、公众号、小程序等为载体,推送各类“城管e普法”短视频,供企业、群众观看学习。截至目前,共制作“城管e普法”短视频131条,播放量达到4万余次,连续3年荣获全市“城管e普法”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纵深推进线下普法零距离。针对群众身边常用法律,有效预防轻微违法行为,根据工作实际,创新编印了“五书一卡”即“《在建工地管理普法宣传手册》《致沿街商户的一封信》《城区沿街门店店庆备案注意事项及所需材料明白纸》《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设施安全设置告知书》《济阳区规范管理牛羊屠宰管理明白纸》和城市管理执法联络卡”分发到沿街商户、在建工地,截至目前发放“五书一卡”3万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
通过下沉一线上门普法宣传,大大减少了相关违法行为的产生,济阳区城管局一般程序立案数、作出处罚决定数连续三年下降,降幅超30%,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逐月减少,同期下降18%,实现辖区市容环境和群众满意“双提升”。(丁尚晓)
来源:济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