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童年时光太难忘,你还记得多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01:55 1

摘要:家人们,谁还记得小时候为了收集伢牙乐牙膏里的那张小地图,天天追着妈妈跑超市的场景?我表妹为了凑齐整套卡通橡皮,硬是把小卖部所有口味的橡皮糖买了个遍,结果吃到蛀牙还被舅妈骂了一礼拜。我自己也没好到哪儿去,小学时为了收集橡皮糖包装里的卡通橡皮擦,连续一个星期把葡萄

家人们,谁还记得小时候为了收集伢牙乐牙膏里的那张小地图,天天追着妈妈跑超市的场景?我表妹为了凑齐整套卡通橡皮,硬是把小卖部所有口味的橡皮糖买了个遍,结果吃到蛀牙还被舅妈骂了一礼拜。我自己也没好到哪儿去,小学时为了收集橡皮糖包装里的卡通橡皮擦,连续一个星期把葡萄、橘子、草莓味的橡皮糖全买了个遍,最后嘴巴甜得发腻,连吃饭都觉得没味道,现在想起来还能感受到那种齁甜的滋味。

那时候我们的笔盒简直就是百宝箱。我同桌有个三层折叠的奥特曼铅笔盒,最底层藏着他从操场捡来的“恐龙化石”(其实就是块奇形怪状的石头)。有次数学老师突然抽查课桌,他慌慌张张想把整个笔盒塞进抽屉,结果按钮被撞开,弹珠、贴纸、辣条兑换券哗啦啦撒了一地。我自己则有个粉色的,上面印着美少女战士,打开时按一下侧面的按钮,就能弹出三个小抽屉,还有个隐藏的小镜子。我把攒了好久的贴纸、同学传的小纸条,甚至从花坛里捡的小花瓣都藏在里面。

初二前排女生那个密码本可是全班焦点。紫色亮片封面,转轮密码锁天天换组合。有次体育课她偷偷写日记,我们几个假装系鞋带凑过去看,结果她猛地合上本子大喊“密码是四位数你们别想猜”,其实我们早就发现她用的就是自己生日。我也有本密码本,封面是紫色的,上面有个小公主。我把自己的小秘密,比如今天喜欢上哪个男生了,或者跟哪个女生吵架了,都写在里面。为了防止被爸妈发现,我还特意把密码本藏在床底下的一个旧箱子里。

课间,操场角落的水泥地上总被我们用粉笔划出密密麻麻的格子,“跳格子” 几乎承包了所有课余时间 —— 女生们穿着帆布鞋单脚跳得又稳又快,男生们则爱耍帅似的双脚蹦,连上课铃响了都要多跳一格才肯往教室跑。我看着同桌每天放学后都留在操场练,能闭着眼睛跳完一整组格子,心里羡慕得不行,回家后特意拉着爸爸在小区楼下的空地上,用白色粉笔划出了两排格子,连格子的大小、间距都照着学校的样子画,生怕有一点不一样。

你们玩过那种会发光的磁性画板吗?我表弟每次来我家都要抢着画。有回他在画板上给我爸画了副眼镜,还特意用红色磁粉描边,结果清除滑块卡住了,我爸顶着俩大红圆圈去开家长会,一路上回头率超高。每次写日记或者给同学写贺卡,都要把所有颜色轮着用一遍。有一回,我用闪光笔在课本上画重点,结果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拿着我的课本,哭笑不得地说:“你这课本,搞得跟彩虹似的。”现在那本被画得花花绿绿的课本,还在我老家的书柜里放着呢。


小学门口的抽奖摊永远是放学后的第一战场。五毛钱转一次转盘,头等奖是夜光悠悠球。我班长大曾连续一周把早餐钱全砸进去,最后抽中一沓印着《火力少年王》的剪纸,还被班主任当场抓获揣在红领巾里带进教室。下课铃响的时候,我们也很少急着出教室,而是纷纷从笔袋里掏出那种带迷宫的尺子。我记得我有一把蓝色的,上面的迷宫画得特别复杂,每次和同桌比赛谁能更快找到出口,赢了的人就能得到一颗大白兔奶糖。有一次上课铃都响了,我还沉浸在迷宫里,被老师点名站起来回答问题,脑子一片空白,只能傻傻地站着,现在想起来脸都要红了。


那时候没有手机,课间我们最爱玩的就是用树叶和小石子“开餐馆”。我们会分头去找各种形状的树叶当盘子,捡一些好看的小石子当“菜”。我总是抢着当“厨师”,把小石子放在树叶上,假装在翻炒,然后吆喝着让同学们来“点餐”。有一次,为了找一片特别圆的树叶当“盘子”,我跑到学校后面的小山坡上,结果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都破了,回家还不敢跟爸妈说,只能偷偷用创可贴贴着。劳动课编中国结才是最疯的时候。女生们认真跟着教程编手链,我们男生把红绳全扭成了蜘蛛网。最绝的是后排小胖,他把所有绳子接成十米长的“超级蜈蚣”,下课时候从四楼垂到二楼,差点把教务主任绊倒。

那时候女生们跳皮筋能跳出花来。下课铃一响就冲出去占场地,从脚踝高度一直跳到举过头顶。班长能带着皮筋连续转三圈落地不绊绳,有次她挑战“小汽车”最高级时辫子甩到树上,体育老师扛着梯子来解救的画面至今还在校友录里挂着。我们还特别喜欢玩一种叫“翻花绳”的游戏。用一根彩色的绳子,能翻出好多花样,像降落伞、面条、五角星什么的。

4399小游戏是班里课间聊天的“主旋律”,男生们总在讨论《赛尔号》抓稀有精灵的技巧,女生们则扎堆分享《小花仙》搭配服装的心得,连上课传纸条都在互报自己的游戏账号。我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趁妈妈在厨房做饭,偷偷打开电脑登录 4399,连开机时 “嘀嘀” 的启动声都觉得格外兴奋,生怕错过半点玩游戏的时间。

自然课上养蚕宝宝才是真实版养成游戏。我同桌从家里偷带桑叶被值日生记名,第二天全班男生组成“采桑突击队”,翻墙到校外摘叶子,回来发现蚕宝宝被班主任暂时收养在粉笔盒里。科学课做标本收集才是大型攀比现场。有人带银杏叶书签,有人带蜻蜓翅膀玻片,坐我斜前方的男生居然把他爷爷的蝴蝶标本搬来了。结果课代表开柜门时玻璃盒咣当砸在地上,全班看着那只好几百块钱的金斑喙凤蝶碎成拼图。

“东南西北” 绝对是班里最火的 “玩具”,几乎每个同学的书包里都藏着一张折好的彩纸,一到下课,大家就围坐在课桌旁,吵着让对方 “选方向、说数字”。我看着同桌用荧光笔涂满的 “东南西北”,羡慕得不行,回家后翻遍了家里的彩纸,还特意找妈妈要了新买的马克笔,对着教程折了半天,才终于做出属于自己的第一个 “东南西北”。

四年级的时候《秘密花园》画册特别火,班里几乎人手一本。我求了妈妈好久,她才给我买了一本。我一开始特别认真地涂,每一个小角落都不放过。但涂着涂着,就觉得没意思了,后来画册被我涂得一半精致一半潦草,最后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现在想想,要是当时能耐心涂完,说不定也是一份特别的回忆呢。

小学那年,《笑猫日记》简直是班里的 “硬通货”,谁要是有最新一本,下课时周围准围着一圈同学抢着借。我盯着同桌那本《蓝色的兔耳朵草》看了半个月,每天放学都磨着妈妈去书店,软磨硬泡了快一个礼拜,她在周末带我买了一套,封面那只眯着眼睛笑的猫,我至今记得摸起来有点磨砂的质感。

班里的图书角几乎被《知音漫客》《飒漫画》和《小小姐》堆成了小山 —— 女生们课间围在一起看《小小姐》里的校园故事,连翻页都轻轻的;男生们则抢着传阅《知音漫客》里的《偷星九月天》,讨论谁的异能最厉害;还有人把《飒漫画》里的角色贴纸贴在笔盒上,一低头就能看到

《查理九世》“社交硬通货”,谁要是有最新一本,课间桌前准围满借书的同学。这套书最妙的地方在于,它从不是简单的冒险故事,而是把烧脑的谜题、神秘的传说和温暖的友情揉在一起,读起来既紧张又让人舍不得放下。封面那只戴着红色领结的小狗查理,我至今记得摸起来有磨砂质感的烫金纹路。

电视里总播一则 family 公益广告 —— 画面里从 “f” 到 “y” 的字母慢慢变成爸爸的肩膀、妈妈的怀抱、孩子的笑脸,背景音乐温柔得让人想跟着哼,每次全家围在沙发上看电视,一到这则广告,我都会停下手里的零食,安安静静看到最后。有次看完广告,我拉着爸爸妈妈说 “咱们也拍个这样的照片吧”,妈妈笑着说 “等周末去公园拍”,我兴奋得一晚上没睡好,连第二天要穿的衣服都提前放在了床头。

现在长大了,那些曾经觉得无比珍贵的东西,有的还留着,比如我那本被画得花花绿绿的课本,还在老家的书柜里放着;有的已经找不到了,像那本涂了一半的《秘密花园》画册,早就没了踪影。但每次想起这些小事,心里都暖暖的,好像又回到了那个下课铃一响就忙着翻花绳、滑轮滑,玩4399小游戏、抢着当“餐馆厨师”的童年

来源:西西弗读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