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七夕|心中有梦想,肚里有学问,增陵这两个特点最吸引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10:34 2

摘要:一天写一节,接连写了十节。这些天来,之锡沉浸在回忆之中,仿佛又走进了那段难以忘怀的岁月。有时,写着写着,泪水不由自主就流下来。亲友们的鼓励与期待,更是让她受到极大鼓舞。今天之锡继续写第十一节《莫逆之交》(上)。主要写我当年的“作家梦”,以及与老朋友薛冰的交往。

▓ 白之锡

【写在前面】

一天写一节,接连写了十节。这些天来,之锡沉浸在回忆之中,仿佛又走进了那段难以忘怀的岁月。有时,写着写着,泪水不由自主就流下来。亲友们的鼓励与期待,更是让她受到极大鼓舞。

今天之锡继续写第十一节《莫逆之交》(上)。主要写我当年的“作家梦”,以及与老朋友薛冰的交往。那段交往,成就了我与薛冰终生的友谊。我们是知音、知己,是莫逆之交。——王增陵

十一、莫逆之交(上)

自从和增陵相恋,我就知道,他心里有一个梦一一作家梦。

增陵自小就爱看书。在南京十中读书时,读了不少书。他最喜欢看散文、诗词、小说、历史和古文。到老了,唐诗宋词古文名篇,他还能背不少。他说,他的知识结构,主要是在南京十中8年期间(WG2年)打下的基础。下乡插队后,带去的几十本书很快读完。他就到处找书读,管镇公社21个大队,有书的知青户,他基本跑遍了。他作家梦的种子,也许就是书籍给他种下的吧。

增陵在明陵插队时,就开始尝试写作。写了不少读书笔记,还有新体诗。他从来不写小说。我曾问过他,为什么不试试写小说?增陵说:“写小说就是编故事。我不喜欢编故事,也不会编故事。”

除了日记里还保留一些读书笔记,他在明陵的习作,都丢失了。只有一篇新诗《铁轨的梦》,他还记得。这首诗还曾在几个小知青手中流传。几十年后,落户渡口大队的小知青王群见到增陵,还提起这首诗,对增陵说:“你那时候是我们的偶像哦。”王群现在是江苏知青诗社社长,在知青界很活跃。

我虽然也喜欢读书,但条件有限,读得很少。心中有梦想,肚里有学问。增陵身上的这两个特点,和其他知青不一样,最能打动我,吸引我。

当年在管镇,和增陵最为志同道合、交往密切的知青,是插队在项庄大队的薛冰。我是和增陵相恋后,才认识薛冰的。薛冰也是南京十中的高中生。听增陵讲,在学校时,薛冰笔杆子就了得,曾主编过“南京中学生红卫兵报”。薛冰的作家梦,比增陵更为强烈:下乡不久,就开始写小说。写好习作,他会和增陵交流、探讨。1975年初,薛冰被蒋书记调到伏湖大队工作队。那时,我还在良巷大队工作队。薛冰曾到良巷来找过我。

1975年秋,薛冰上调回城,分配到南京钢铁厂。他和增陵书信不断。他还会把习作和日记,托人带到乡下,给增陵看。1976年春节,我回南京过年。回乡时,薛冰托我带一包作品给增陵看。那是薛冰用白皮纸写的小说,密密麻麻一大卷。我打开来看过,小说的名字叫《黑火》。这名字古怪,我一直记得。

1990年,薛冰的第一本小说集《爱情故事》出版。薛冰送一本给增陵。翻开一看,《黑火》就是其中的一篇。

爱情故事 薛冰著

2008年秋,插队管镇的几位南京十中知青,在“网易”上创办了一个群博《耳顺平天下》,增陵是群博最活跃的写手之一。他曾在《耳顺》上写过一个系列回忆《岁月留痕》,其中一篇,就写到与薛冰的交往。2011年,增陵把《耳顺》上的部分博文,出版了一本随笔集《人生处处有风景》。

王增陵随笔集《人生处处有风景》

我找出这篇文章,照抄如下:

薛冰的几首词

这两天翻翻30多年前的日记,在1976年4月12日的日记里,忽然发现了薛冰的几首词。薛冰1975年就上调到南钢,走前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走得格外近,无话不谈,最为志同道合。他回南京后,还把日记和作品托人带到乡下来给我看。这几首词,恐怕就是他写在日记里的,我看后觉得有趣,就抄在自己的日记里了。

他的6首词是:

诉衷情·咏志

一度春风叹落梅,碧水爱芙蕖。秋赞木犀清香,寒赋冬青辞。诚悦目,能沁胸,未足奇。千里草原,驰骋骏马,心旷神怡。

诉衷情·泗洪送别

正是大雪临空时,欢聚贺前程。莫说今夕难得,难得有情人。徐把盏,勤劝酒,喜洋洋。一枝青竹,数点寒梅,长长精神。

薄霜残雪朝阳,大路新田农家。远客飞车向东,指点窗下,千里平原如画。

诉衷情

几回破晓过大江,彩霞映半天,心指千里平原,身驻卸甲店。昔夺粮,今夺钢,第一线。红日东升,朝霞初散,跃马扬鞭。

诉衷情

一封书传故地情,旧貌变新颜。字里行间俊秀,敬重莫等闲。肯登攀,无难事,两无间。步入云端,莫落红尘,定能胜寒。

诉衷情

闻君归宁反增忧,咫尺难聚首。抵足推心置腹,可能再续旧?一江隔,有金桥,容心驰,万里征途,疾风暴雨,并肩携手。

我在这几首词后面,写下一段话:

薛冰的旧体诗词写得不错,遣词造句,运用自如,已达到比较熟练的地步。这与他看得多、写得多是有关的。我在这方面差得很远,有时候凑得几句,也感到受束缚,不自由。所以写得少,情愿写新诗,自由些。但我也爱旧体诗词,精炼、简洁,写得好是很可以的。词我写得更差,只能拼拼凑凑,死套硬填。今天看了他的几首《诉衷情》,写得不错,且剥他一首,聊以自娱:

诉衷情·看薛冰日记有感

见君日记想联翩,恰似到君前。难得激昂慷慨,壮志胜当年。人两地,心犹一、常思念。征途万里,暴雨疾风,携手并肩!

看到这些词,当年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30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薛冰后来上了"文讲所",调到《雨花》杂志,成了专业作家。他的书,我只读过两本,一本是小说集《爱情故事》,一本是散文集《家住六朝烟水间》。在南京,他已经是知名度颇高的地方志专家了。当年在乡下,有志于文学者不少,好像最终修成正果的,就他一人。

来源:彩色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