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水浒传》考点梳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2 07:47 1

摘要: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现当代著名诗人。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通过对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 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发表时他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艾青诗选》&《水浒传》考点梳理

二、考点梳理

篇目1:《艾青诗选》

一、填空题。

1.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现当代著名诗人。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通过对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 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发表时他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2.艾青早期(20世纪30年代)的诗作艺术风格:带着深沉的忧郁。诗歌充满“土地的忧郁”,描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表达了自己对革命光明的向往,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善用比喻修辞,短句活泼多姿,长句气势浩荡。

3.艾青早期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他的长诗《《向太阳》

《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4.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震撼了中国大地,也把艾青的诗思引向民族救亡的滚滚洪流之中。在抗日战争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多充满“土地的忧郁”,多描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

5.在《黎明的通知》一诗中,艾青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

6.“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这句诗出自艾青的短诗《刈草的孩子》,该诗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地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体现了艾青诗歌创作“诗中有画”的特点。

二、简答题。

1.班级准备组织一次艾青诗歌朗诵比赛,假如你选择朗诵《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为了达到更好朗诵效果,请你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做朗读设计,可以从重音、停顿、语调、节奏中选取一个方面进行设计,并说明理由。

【答案】重读“水”“地”“爱得深沉”,语速缓慢,语调低沉凝重。理由:这句话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直抒胸臆,抒发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2.诗人艾青为什么要把“土地”和“太阳”作为其诗歌的主要意象?

【答案】

“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

3.杨绛先生曾经说过:“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请结合《艾青诗选》作品内容,写出阅读名著对你产生的影响。

【答案】示例:《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我最喜欢的是《我爱这土地》,在炮火连天,它也要奋力抗争。鸟儿歌唱土地、风和黎明,河流和风是人民心中的悲愤与愤怒。鸟儿生而歌唱,这种至死不渝的爱正是缘于作者的家国情怀,直抒胸臆,一切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读书,为了祖国的更加强大贡献力量。

4.请结合具体诗篇,自选角度,为《艾青诗选》写一段推荐语。

【答案】示例:艾青,以诗为画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真实的历史画卷。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下雪的早上,他在狱中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养育他长大的“乳母”的怀念和赞美之情。《我爱这土地》中,诗人以鸟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传达出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其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引起一代代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人的情感共鸣。我相信《艾青诗选》一定会带给你独特的阅读感受!

5.陶渊明说:“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在经典阅读中,我们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得”:体会了作者的情感抱负、学会了某种写作手法、陶醉于书中精妙优美的语句、沉迷于经典人物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读《艾青诗选》后的“得”吧。(不少于100字)

【答案】示例:读完《艾青诗选》后,我学会了用鲜明的意象来寄托感情的写作手法,例如“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把自己比作鸟,表达了自己要至死为祖国歌唱的愿望,蕴含着深沉浓烈的热爱祖国之情。我学到了这种能形象生动表达感情的写作方式。

6.《艾青诗选》中所体现的“土地的忧郁”与杜甫诗歌中的“沉郁”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结合诗歌简要阐述。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艾青诗选》中所体现的“土地的忧郁”中“土地”的意象深藏着的正是诗人对灾难中的人民与受难的祖国一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赤子之爱,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土地被打击、蹂躏、摧残,赋予土地以人的无可奈何、忧郁悲愤的感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杜甫《春望》一诗中,“感时”便是对家国时局的担忧,“恨别”就是对家人分离的忧愤。家国之忧与个人之恨交织在一起,便郁结为深沉巨大的悲恸。综合来看,两人的诗歌中的内容深厚沉重,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情感深厚郁结。

篇目2:《水浒传》

一、填空题。

1.《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水浒传》里的鲁达,绰号花和尚,他行侠仗义,疾恶如仇,力大无比。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为救好友林冲,大闹野猪林。

3.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这段 文字描写的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4.不愿接受招安,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诏书,要杀钦差,还砍倒梁山泊杏黄旗,要反攻到东京的是李逵。(填人名)

5.《水浒传》中塑造得最好的人物之一,与所有的好汉都不同,金圣叹称之为“上上人物”的是林冲。(填人名)

6.林冲由忍辱含垢、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转变成奋起反抗,杀人报仇,投奔梁山的情节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补充回目)

7.《水浒传》中有许多著名的故事,例如拳打镇关西、醉打蒋门神、桃园三结义、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等,可谓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8.《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朝代元末明初,它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9.《水浒传》中共有一百单八将,天罡共36人,地煞星共72人。

10.《水浒传》是以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歌颂了底层人民的反抗精神。

11.《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李鬼

12.梁山寨主先后共有3位.他们是王伦、晁盖和宋江。

13.《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武松、林冲,李逵;主张招安的将领:宋江,吴用、卢俊义。

14.“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宋江

15.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杀西门庆是在狮子楼,鸳鸯楼是张督监等人)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16.征方腊时,曾身穿龙袍乱闯的人是阮小七

17.梁山泊义士在最后一次战斗,痛失一只手臂的人是武松。

18.朝廷中是呼延灼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梁山好汉中宋江最后徐宁破了“连环马”。

19.梁山泊中最后排名的前四位是宋江 ,卢俊义,吴用,公孙胜。

20.“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是宋江在浔阳楼写的反诗。

21.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武松,他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在快活林里醉打蒋门神。

22.《水浒传》号称黑旋风的是李逵,他所使的武器是板斧,该人力大如牛,但险些被冒充他的李鬼所害。

23.绰号豹子头的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高球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后雪夜上梁山。

24.《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25.《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谁 ? 她们的绰号是什么? 顾大嫂(母大虫)孙二娘(母夜叉);扈三娘、( 一丈青);

26.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出家,在野猪林救林冲。

27.《水浒传》中吴用(绰号智多星)与晁盖、公孙胜,刘唐,阮小二 ,阮小五,阮小七,白胜等人在黄泥岗智取了生辰纲

28.“《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是毛泽东(人名)对《水浒传》的评价。

29.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九纹龙

30.“智扑擎天柱"中英雄好汉的名字及其绰号:(浪子燕青

二、简答题。

1.在班级举行的“走进《水浒传》”的读书活动中,小妍同学提出,“智取生辰纲”事件过后,胜负双方都“落草”了。请结合具体情节加以说明。

【答案】以晁盖吴用为首的好汉,用智慧在黄泥冈劫取了杨志押送的送给梁中书的十万担生辰纲,后来东窗事发,晁盖等人上了梁山;杨志因无法交差,入伙梁山。

2.名著阅读交流。

金圣叹评《水浒传》中的人物别出心裁,他说武松有杨志之“正”(正气凛然)。请结合名著中武松和杨志的具体事例为该评价提供佐证。

【答案】示例:杨志在卖刀之时,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不得已杀了牛二,之后怕连累他人便主动去官府自首,这体现了他的敢作敢当、正气凛然。武松在醉打蒋门神前,提前告诉施恩若打死了人,愿意自己偿命,并不牵连于他,后来武松在鸳鸯楼上杀死蒋门神、张团练等人,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可见其与杨志一样敢作敢当、光明磊落。

3.名著阅读交流

近日,有网民在某省人民政府网站留言:“《水浒传》丑化女性,无原则歌颂滥杀无辜,应将其相关内容从中小学课文和课外读物中清除出去。”此留言引发网友热烈的讨论,作为具有理性思辨精神的八闽学子,请你结合自身阅读经验对该网民的留言作出回复,不少于100字。

【答案】示例1:我赞成网友的建议。书中充斥暴力,无原则歌颂滥杀无辜,如“武松血洗鸳鸯楼”、“李逵江州劫法场”,视人命如草芥,价值取向与现代文明不合拍,会误导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因此应该把此书从中小学课文和课外读物中清除。

示例2:我不赞成网友的建议。《水浒》内容很有价值,应在中小学课本中保留,不能因为其充斥“暴力”等元素而因喳废食,老师有必要进行引导,应该让学生理解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精华”和“糟粕”,要以理性的态度来解读它,通过解读,实现解“毒”。

4.在《水浒传》中,“酒”常与英雄好汉相伴,在某些事件中,“酒”甚至成为了情节的推动剂,请举出一事例简要说明。

【答案】示例:酒误英雄事——“鲁智深喝酒误事”:林冲服役前,鲁智深答应林冲照顾他的娘子和家人,可因喝酒迟到一步,没能阻止悲剧发生。林娘子被高俅之子高衙内侮辱了,随后上吊而死。

5.“官逼民反”是《水浒传》的主题,请结合小说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等对这一主题作简要分析。

【答案】豹子头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她的妻子因长得漂亮被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调戏。高俅用诡计把林冲骗入白虎堂后刺配沧州。在野猪林险些被押送的人所害,幸亏鲁智深相救,才保住性命。在沧州看守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不得已杀了陆谦投奔梁山。林冲的故事可以证明《水浒传》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6.《水浒传》中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些人物的性格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请简要分析林冲和武松性格的异同。

【答案】相同点:刚烈正直,有勇有谋;不同点:林冲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武松崇尚的是一有仇必报有恩必报,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的。

来源:战江语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