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坚持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与普法宣传教育同部署、同推进,通过“内学+外宣”双向发力,让法治理念与民族团结理念同步扎根群众心中。强化内部思想引领,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龙头”,结合集体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常态化学习机制,引导全体司法行政干部深刻把
青山区司法局
以“法”为桥连民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包头市青山区司法局持续推进司法行政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合,在法治护航民族团结、服务区域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与普法宣传教育同部署、同推进,通过“内学+外宣”双向发力,让法治理念与民族团结理念同步扎根群众心中。强化内部思想引领,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龙头”,结合集体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常态化学习机制,引导全体司法行政干部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切实将思想认识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行动自觉。丰富外部宣传载体,依托重要时间节点,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开展宣传。线下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设置主题展板、提供现场法律咨询、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各族群众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民族宗教宣传活动10场次,共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15余人次;线上结合阵地建设,在青山区廉政法治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等元素,打造集游览、学习于一体的“沉浸式”普法空间。在社区、村、商圈等场所绘制民族宗教法治宣传墙,定期更新宣传内容。
始终坚守“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法治原则,以完善调解体系为抓手,切实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筑牢社会和谐稳定根基。完善调解组织网络,聚焦“全域覆盖、专业高效”目标,指导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82个,实现街道(镇)、村(社区)调解组织100%覆盖;同步组建医疗纠纷、劳动争议、物业矛盾、邻里纠纷等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 15个,配备专兼职调解员497名。健全纠纷化解机制,建立“日常排查+重点研判+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对城乡结合部、多民族聚居社区等重点区域,以及邻里关系、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易引发矛盾的领域开展常态化摸排,每周汇总纠纷线索、每月分析研判趋势;针对排查发现的矛盾,优先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方式联动化解,复杂纠纷引入律师、“法律明白人”参与调解,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838件。
以“八五”普法为牵引,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渠道,以高质量法律服务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注入法治动能。在FM89.2包头交通广播早高峰节目《你好 DRIVER》中开设《律师来了》专栏,每期邀请1名资深律师,针对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劳动维权等民生领域典型案例进行专业解读,同步在“包头青山司法”微信公众号推出音频回放,目前已上线6期;在“包头青山司法”抖音号推出《青鹿学法》普法小剧场,通过情景剧、漫画等形式制作短视频50余。在“青山司法”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司法行政工作动态、民族团结法治案例、典型经验等图文信息700余篇,让普法内容“活”起来、传播速度“快”起来。
青山区司法局以“法”为桥连民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头市青山区司法局持续推进司法行政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