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四项工程】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多维服务提质增效,司法便民暖人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9 10:04 1

摘要: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上级法院部署和自身职能定位,以“便民、高效、智能”为目标,从“一窗通办”、先行调解、要素式文书推广、综治中心、多元解纷案例查询等多维度持续发力,力争诉讼服务质效与群众满意度得到双提升。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上级法院部署和自身职能定位,以“便民、高效、智能”为目标,从“一窗通办”、先行调解、要素式文书推广、综治中心、多元解纷案例查询等多维度持续发力,力争诉讼服务质效与群众满意度得到双提升。

一、“一窗通办” 全域落地,打破壁垒让服务更 “省心”

为彻底解决群众“多头跑、来回问”的难题,乌兰察布市中院严格贯彻最高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要求,制定并印发《诉讼服务中心“一窗通办”工作规范》,在辖区11家法院全域推行“一窗通办”服务模式,覆盖率达 100%。如今,走进任何一家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任一立案窗口均可提供涵盖立案咨询、立案登记、案件查询、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主要诉讼服务事项,让诉讼群众“不走回头路”,一次性顺畅办理诉讼业务。

前不久,市民胡女士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前往察右后旗人民法院,通过“一窗通办”窗口,快速完成立案、诉讼费缴纳、法律咨询,并对接先行调解,仅 3 天就达成调解协议,极大提升了纠纷解决效率。据统计,“一窗通办”推行以来,辖区法院平均立案时长大幅缩短,群众办事往返次数减少80%,“最多跑一次,最好一次不用跑” 事项占比达65%,有力践行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服务承诺。

二、先行调解聚合力,矛盾化解“早一步”

乌兰察布市两级法院以 “构建多元联动调解体系” 为核心,建立 “法院 +” 民商事案件先行调解机制,主动引入专业调解力量,与人大、政协、司法局、人民银行、银保监局、总工会、侨联、工商联、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住建局、金融办、妇联等 13 家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在辖区法院设立多个专业化调解室,聘任调解能力强、法律知识储备足、工作经验丰富的特邀调解员参与先行调解,形成 “专业力量解专业纠纷” 的工作格局。

同时,制作《先行调解告知书》,明确载明先行调解的适用类型(如买卖合同、家事纠纷等12类高频案件)、办理时限(一般不超过30日)、结案方式(和解、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等)及诉讼费收取标准,在诉讼服务中心大屏24小时滚动播放,并在立案时由工作人员主动引导当事人选择先行调解,今年以来辖区引导率达70%,有效提升群众对先行调解的认知度与接受度。

截止8月底,全市法院先行调解案件共计24086件,调解成功4989件,成功率达 20.71%;其中通过“法院 +”化解的纠纷占比达45%。在某小区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群体性纠纷中,30余户业主因电梯频繁故障、物业服务不到位,集体拖欠物业费近一年,物业公司多次催收无果后起诉至凉城县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后,凉城县人民法院立案庭第一时间启动先行调解程序,联合社区居委会、住建局物业科等开展联动调解,既督促物业公司严格按照《电梯专项维修方案》完成电梯维修并在1个月内整改卫生、绿化、安保等服务短板,又向业主解读《物业管理条例》中缴费义务,最终30余起纠纷经先行调解全部和解,达到“案结事了”。

三、67类要素式文书推广,智能服务“添助力”

为解决群众“写诉状难、文书不规范”的痛点,全市法院全力推进最高人民法院推广的67类要素式示范文本应用,打出“宣传 + 指导 + 智能”组合拳。

在多渠道宣传方面,成立专项宣传推广小组,在辖区各法院诉服大厅、综治中心摆放二维码、常见纠纷空白文本及范本,同时通过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在全流程指导上,辖区各诉服大厅配备1-2名专职人员,手把手指导群众填写要素式文书。水果批发商吴某,面对 10多个买家拖欠货款,不知如何讨回。来到察右中旗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后,工作人员指导其使用要素式起诉状,欠款金额、还款约定等项目一目了然,吴某不到半小时就完成10份起诉状。科技化赋能上,优化升级 24 小时自助诉讼专区,辖区部分法院已配备“诉讼服务远程柜台”智能终端,不仅能协助群众完成网上立案、文书生成等服务,还支持 “新旧文书一键转化”,让群众办事更高效、更便捷。此外,中院还联合司法局、律协召开专题座谈会,并在法治广场开展线下宣传活动,现场发放宣传单与倡议书,让要素式文书推广深入群众、惠及更多人。

四、综治中心强联动,案例查询 “更便捷”

为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辖区 11家法院已全部入驻当地综治中心,并与综治中心建立案件互推机制。目前,法院与综治中心互推案件 456 件(综治中心推送376件,法院移送非诉纠纷80件),案件流转平均时长缩短至 1.5 个工作日,形成 “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的多元解纷合力。

3月13日,商都县综治中心成功协调化解一起涉及400余名村民的土地承包纠纷,通过“人大代表+法院”“政协+法院”协同机制与债权转让创新方案,仅用6小时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既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又为基层矛盾多元化解提供商都样本。

同时,各综治中心及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均已摆放 “两库” 案例查询机器,且同步制作 “两库” 案例查询二维码张贴于服务场所;6 月底,集宁区人民法院创新编印的《综治中心牵头多元解纷案例册》《多元解纷案例使用手册》,也已在本辖区全面推广。通过 “机器查询 + 扫码查看 + 手册指引” 的多元形式,方便群众随时查询相关案例、了解诉讼流程与法律常识,真正实现 “随手查、随时看”,切实提升司法服务的可及性与便利性。

来源:内蒙古高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