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秋的兴安盟扎赉特旗,稻浪翻滚,秋意盎然。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技观摩会在这片沃土上举行。由兴安盟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组织的现场观摩会,不仅集中展示了先进农业技术,更是一场关于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的深度对话。
初秋的兴安盟扎赉特旗,稻浪翻滚,秋意盎然。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技观摩会在这片沃土上举行。由兴安盟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组织的现场观摩会,不仅集中展示了先进农业技术,更是一场关于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的深度对话。
在扎赉特旗绰勒银珠米业有限公司的扎赉特稻米博物馆,馆内陈列的各式传统农具与详实图文资料,静静诉说着兴安盟悠久的稻作历史。公司负责人、扎赉特旗老科协理事朴成奎向老专家们详细介绍着绰勒银珠水稻节水高效旱种水管栽培技术:通过春秋翻耕、旱地直播等关键技术环节,该技术预计可实现节水30%以上,每亩节约生产成本约300元。
“盟老科协的核心推广经验在于‘接地气’,组织农牧业专家成立小分队,利用农闲时间深入村屯,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这不仅是新科技的推广,更是让农民增收、土地增效的务实举措!”盟老科协主要负责人李秀文表示。
参观兴安粳稻研究所水稻科研基地
参观兴安粳稻研究所水稻科研基地
在兴安粳稻研究所水稻科研基地,30余年的育种历程凝聚在一株株籽粒饱满的稻穗上。扎赉特旗老科协理事、兴安粳稻研究所所长柳玉山带领团队成功培育25个优质水稻品种,年推广种植面积达130余万亩。“我们开展中高端大米创新研发已经9年,现推出了优质富硒功能性大米、优质高钙功能性大米等产品,凭借优良品质、丰富营养和健康功能获得市场认可。”柳玉山介绍道。
参观好力保镇五道河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如今,在柳玉山指导下,好力保镇大力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助农增产。仅农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就拥有80栋育秧大棚,可满足全镇约2500亩水稻插秧用苗需求,带动周边约400户农户发展大棚育秧,推动全镇水稻种植统一管理。目前,全镇已建成5处工厂化育秧基地,年供苗能力达8000亩。“这正是老科协的价值所在,每一位老科协会员都是扎根基层的‘土专家’‘活地图’,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盟老科协副会长王志学说。
在好力保镇五道河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水稻膜下滴灌试验示范项目吸引了老科协专家的关注。该技术通过膜下精准滴灌,在保障水稻需水的同时显著减少水资源浪费,获得专家的一致肯定。
园区内的秸秆沤肥项目示范点同样亮点突出。自2019年实施以来,该项目每年春季按7:3比例混合秸秆与牲畜粪便,经夏季雨水浸润和高温发酵形成优质有机肥。这些“黑色黄金”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过去焚烧秸秆污染严重,现在变废为宝,土壤越来越肥沃。”扎赉特旗五道河子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好力保镇老科协会员杜岗感慨道。
查看好力保文创产品
乘坐景区观光火车
傍晚时分,专家参观了好力保稻谷景区。这座国家AAAA级景区依托稻作文化与现代农业技术,打造味稻小街、米宝乐园等特色项目,形成集科普研学、亲子互动、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体验区。景区负责人介绍,该景区不仅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更通过“旅游+稻米”模式带动深加工产业,实现从“一粒米”到全产业链的跨越。
近年来,扎赉特旗老科协助力古庙村建设“干净、美丽、和谐、安宁”的和美乡村,秉持“发展为了村民、依靠村民、成果由村民共享”理念,推动文旅融合,将传统水稻种植升级为观光农业,先后获评国家AAAA级景区、自治区文明村镇、全区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盟老科协坚持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通过科技提升农业、数字升级文旅,打造‘科技+农旅’融合样板。”盟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刘剑夔在观摩后总结说。
兴安盟老科协扎赉特旗现场观摩会
座谈会上,朴成奎、柳玉山、杜岗分享了实践经验,各旗县市、农垦集团及五岔沟林业局、白狼林业局老科协交流了工作情况。柳玉山等农技人员获颁职称晋升证书。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正谱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当科技与人文交融、传统与现代碰撞,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记者:包一婧
来源:岭上兴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