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玉米作为咱农村常见的粮食作物,种植方法可有不少讲究。很多农友问我,玉米种子到底要不要浸泡?浸泡多长时间合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把我这些年摸索出来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玉米作为咱农村常见的粮食作物,种植方法可有不少讲究。很多农友问我,玉米种子到底要不要浸泡?浸泡多长时间合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把我这些年摸索出来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玉米种子浸泡的好处
说实话,玉米种子浸泡不是必须的,但确实有不少好处。咱们农村有句老话:“种子泡得好,出苗没烦恼”。
浸泡玉米种子主要有这几个作用:浸泡能加快种子发芽速度。种子吸足水分后,内部休眠的胚芽被唤醒,代谢活动加快,出苗自然就快了。
浸泡能筛选出好种子。好种子吸水后会沉到水底,而那些瘪籽、虫蛀籽往往会浮在水面,俗话说“好种沉底,坏种浮水”,这样一挑选,种出来的玉米苗齐整度高多了。
浸种能洗掉种子表面的农药和杂质。现在的种子大多都包衣了,浸泡可以适当洗去一些残留物,对土壤也好些。
玉米种子怎么浸泡最合适?
浸泡玉米种子看似简单,但也有不少门道,温度、时间、水质都有讲究。
浸泡时间多久合适?
一般来说,玉米种子浸泡8-12小时比较合适。我都是晚上泡,第二天早上捞出来,这样刚好。时间太短,种子吸不饱水;时间太长,种子可能会缺氧,影响发芽率。
不过这也要看气温,天热的时候可以缩短到6-8小时,天冷的时候可以延长到12-15小时。乡下人常说“春寒地冷泡得久,夏热种急泡得短”,就是这个道理。
用什么水浸泡好?
最好用干净的井水或者自来水,水温在25-30度之间。有些老农喜欢用温水,说是能刺激种子发芽,我试过确实有点效果,不过水温别超过40度,不然会把种子烫坏。
有没有增加发芽率的小技巧?
农村有个土办法,就是在浸种水里加点尿素或者生姜水,据说能提高发芽率。我试过加一点点尿素,确实有点效果,但也别加太多,容易伤种子。
还有人喜欢加点草木灰水泡种,说是能防病。这个我没试过多少次,不过老一辈确实都这么干,应该有一定道理。
浸泡后的种子如何处理?
种子浸泡好后,不能直接种,还要进行以下处理:
首先,把浮在水面上的种子捞出来扔掉,这些多半是不好的种子。
然后,把沉在底部的好种子捞出来,用干净的布或纱网沥干表面的水分。种子表面不能太湿,不然播种的时候容易结块,影响播种均匀性。
有些人喜欢在沥干后让种子稍微催芽再播种。其实我个人感觉,玉米种子浸泡后直接播种就行,没必要非要等到露白再种。
哪些情况下不需要浸种?
说实话,并不是所有玉米种子都需要浸泡。现在市场上的杂交玉米种子大多已经经过处理,发芽率很高,直接播种也没问题。
特别是那些已经包衣的种子,如果包衣得很好,浸泡反而会把包衣层冲掉,影响防虫效果。
还有就是土壤墒情特别好的时候,也可以省略浸种这一步。地里水分足,种子下地后自然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发芽。
种了这么多年地,我发现玉米种子浸泡这事儿,也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说必须浸泡或者绝对不用浸泡。
在干旱地区或者春季土壤偏干的情况下,浸泡是很有必要的。而在雨水充足的南方,或者灌溉条件好的地方,可以视情况决定。
玉米种子浸泡是一项简单但有效的措施,掌握好技巧,让玉米种植更有保障。种地是个细活儿,只有用心才能种出好收成。希望这些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来源:爱豆百科分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