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神化雷军,真的是件好事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2 06:33 1

摘要:雷军近两年的个人热度肉眼可见地攀升。从2023年宣布造车开始,其微博话题阅读量暴涨230%,抖音“雷军模仿秀”视频播放超15亿次。某次新品发布会上,雷军模仿马斯克脱外套的动作,让“雷布斯”词条瞬间登上热搜榜首。

“现在全网都在喊‘雷神’,我反而有点担心。”某大V在直播中直言,“企业家被捧成偶像,摔下来的时候会更痛。”

雷军近两年的个人热度肉眼可见地攀升。从2023年宣布造车开始,其微博话题阅读量暴涨230%,抖音“雷军模仿秀”视频播放超15亿次。某次新品发布会上,雷军模仿马斯克脱外套的动作,让“雷布斯”词条瞬间登上热搜榜首。

但细究这场狂欢,商业痕迹颇为明显。第三方数据监测显示,2024年小米SU7上市期间,社交平台“雷军”相关词条中,42%来自品牌合作MCN机构。某公关从业者匿名透露:“雷军个人IP运营预算,占小米全年营销费用的18%。现在连他穿的牛仔裤都能带火淘宝同款。”

与网络热度形成反差的是行业态度。华为余承东在开发者大会被问及“如何看待友商个人营销”时,仅回应“做好产品才是根本”;理想汽车李想更在朋友圈暗讽:“把创始人当明星捧的企业,通常活不过三轮融资。”

这种警惕并非空穴来风。历史数据显示,凡客诚品陈年、乐视贾跃亭等昔日“网红企业家”,均在个人热度达到峰值后遭遇企业危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韩秀云指出:“过度依赖创始人IP的企业,抗风险能力会系统性降低30%以上。”

市场已出现反噬迹象。小米集团港股股价在SU7上市后先涨后跌,三个月累计跌幅达12%,大和证券分析师直言:“资本市场更看重长期盈利能力,而非短期话题热度。”更值得关注的是用户情绪转向——某数码论坛投票显示,31%的消费者认为“雷军过度曝光消耗品牌公信力”。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建议:“与其造神,不如造好车。特斯拉从不需要马斯克每天上热搜,但Model Y连续五年稳居全球电动车销量前三。”这种对比折射出商业本质:产品力才是企业穿越周期的核心。

雷军并非没有清醒认知。他在内部信中强调:“要警惕捧杀,小米离伟大公司还有很远距离。”但当全网都在复制“雷军对比保时捷”的流量密码时,这份清醒显得格外珍贵。

来源:老张情感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