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燃、碳化、坍塌……装修材料燃烧大测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03:28 1

摘要:作为火灾防控的"隐形守护者",装修材料的阻燃性能直接影响着火灾蔓延速度和人员逃生机会。

· 科技阻燃筑牢安全屏障 ·

作为火灾防控的"隐形守护者",装修材料的阻燃性能直接影响着火灾蔓延速度和人员逃生机会。

近日,上海消防用一场"科技阻燃 安全守护"消防实验,直观揭示阻燃材料对延缓火势、抑制浓烟的作用。

消防实验室

实验现场设置两个模拟家庭空间的实验箱,分别采用可燃木质板材GB8624认证阻燃材料,并在空间内堆放同等数量的木柴以确保燃烧热值相同。

实验开始后,可燃木质板材箱体(右)内的火势蔓延速度较阻燃材料箱体(左)更快。

燃烧十分钟后,两种材料的燃烧情况产生了明显差异。可燃木质板材发生了轰燃,箱体结构也进入了轰燃状态。

01 ●

阻燃材料箱体

持续观察发现,阻燃材料箱体在持续燃烧后,其板材碳化保护层有效阻隔了内部火焰向外蔓延,箱体自身未发生结构性燃烧。

02 ●

可燃木质板材箱体

反观可燃木质板材箱体,在高温辐射与火焰直接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产生大量浓烟,最终导致箱体结构完全损毁

该对比实验清晰验证了不同阻燃等级建材在真实火灾场景中的抗火性能差异。通过实验可见,阻燃材料通过延缓燃烧速度、抑制浓烟生成,可为人员疏散争取逃生黄金时间,这正是火灾中决定生死的“生命窗口期”

原理:阻燃板通过浸渍阻燃剂、添加硅酸盐矿物等工艺,在材料表面形成保护层,同时分解产生不燃气体隔绝氧气。这种"窒息效应"使材料热释放速率降低50%以上,有效控制火势发展。

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将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分为以下几种等级:

A级:不燃材料(制品)

B1级:难燃材料(制品)

B2级:可燃材料(制品)

B3级:易燃材料(制品)

01

针对公共场所防火规范,消防部门特别提醒,我国《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明确要求,宾馆、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必须采用B1级及以上阻燃材料

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易造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其中由易燃可燃装修材料引发的火灾就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值得警醒。

易燃可燃装修装饰材料的火灾危险性

①使建筑失火的几率增大

建筑内部装修采用易燃可燃材料多、范围大,则引起燃烧的几率就增大,大量的火灾实例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②传播火焰,使火势迅速蔓延扩大

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时,易燃可燃性装修材料在被引燃、发生燃烧的同时,会把火焰传播开来,造成火势迅速蔓延。

③造成室内轰燃提前发生

装修后建筑物内更加封闭,热量不易散发,加之可然性装修材料导热性能差,热容小,易积蓄热量,因此会促使建筑物内温度上升,缩短轰燃前的酝酿时间。

④增大了建筑内的火灾荷载

建筑物内火灾荷载大,则火灾持续时间长,燃烧更加猛烈,且会出现持续性高温,因而造成的危害更大。

⑤严重影响人员安全疏散和扑救

可燃性装饰材料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不仅降低了火场的能见度,而且还会使人中毒,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和扑救。

来源:上海消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