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前写过好几篇关于“修过的核桃”的文章了,如果说“动过刀的核桃”还包含了“以核桃为原材料”的雕刻工艺品的话,那么“修过的核桃”就所指的就是那些“为了弥补某些缺陷而在开青皮之后通过物理手段掩盖核问题”的核桃。
之前写过好几篇关于“修过的核桃”的文章了,如果说“动过刀的核桃”还包含了“以核桃为原材料”的雕刻工艺品的话,那么“修过的核桃”就所指的就是那些“为了弥补某些缺陷而在开青皮之后通过物理手段掩盖核问题”的核桃。
核商们的话术都是很讲究“技巧”的,现在网络上被热炒的话题是“修过的核桃能玩吗?”这个问题其实是有一定“欺骗性”的,修过的核桃当然能玩,吃的核桃也可以玩,把核桃切片依旧可以玩,塑料的核桃依旧可以玩,甚至,如果有人把板砖敲成两个小块儿拿在手里盘,一样可以玩……,所以,要讨论的问题不是修过的核桃“能不能玩”,而是修过的核桃“还值不值钱”。
如果看到本文的你真要挑选一对儿核桃,同一品种、同一尺寸、相似的品相……,一对儿是修过的一对儿天生的,如果价格一致,你会选哪对儿?如果价格不一样,你会认为哪对儿应该卖得贵一些?如果是核商报价,你认为他们会把哪对儿核桃报价更高一些呢?
不管别人的观点是怎样的,反正我本人是更喜欢“天然精对儿”,不对,应该说是“只喜欢”。在我看来,如果用修过的核桃来考虑配对儿是否工整,那么可以称之为“工整”的核桃对子也太多,我认为这也是如今的文玩核桃越来越不值钱的原因——核桃本身并没有变化,变得,是核商们“试图以修过的核桃卖出天然精对儿”的心态——对于我来说,修过的核桃,可以玩,但是一文不值。
我经常去产地卖场闲逛,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去看看核商们在新的一年、新的一季里面又给核桃起了怎样的“新名字”。去得多了,总会有一些熟悉的摊主,在我所认识的摊主之中,有一位是专门“修核桃”的,他告诉我他的“修过的核桃”都是被直播间的主播批发走了,用他的话说,直播买核桃的都好糊弄,主播们也更会用各种方式调动起买家的心理积极性。
关于文玩核桃,我一直不认为有“老手新手”之分,但是确实一些刚开始接触文玩核桃的朋友更喜欢那些“看上去更矮桩匀称”的核桃,修核桃的核商利用的也是这种心理,把既不是自然生成的树籽或者是做得不那么精美的工艺品卖给不太熟悉的消费者。
对比来说,我宁可选择品相差一些但是核桃完全是自然长成的核桃也不愿意选择修过的核桃作为的收藏品。按照“竹木匏”类的传统,在“下树”之前的人工干预属于“文玩”的一部分,比如“打死结的葫芦”,就曾经是非常经典的文玩物件儿。但是,在“从文玩脱离植株之后”,我认为唯一需要“人工干预”的部分就是“让玩家决定”,玩家自己愿意刷、愿意盘、愿意踢着走、愿意敲碎吃仁或者直接烧火……,都没关系!
只是,我真的不接受修过的核桃卖高价,我一直强调,同品种、同尺寸、同品相……,修过的核桃应该比没修过的核桃卖得便宜得多才对!
来源:德慧先生与道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