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你过往的经验并不能完全照搬到新工作中,面试官需要通过你的思考过程来判断你是否能在面对新问题时找到解决办法。
很多同学一面能过,却总是挂在二面,问题无外乎:
只有执行,没有思考
讲过往经历时,陷入对执行的描述。
对于“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好”的思考,却没讲出来。
面试官最为关注的,其实是你的思维方式。
由于你过往的经验并不能完全照搬到新工作中,面试官需要通过你的思考过程来判断你是否能在面对新问题时找到解决办法。
过多细节,没有重点
有同学喜欢事无巨细地讲出经历中所有细节,期望面试官自己筛出“亮点”。
但这会造成语言冗长啰嗦,面试官失去兴趣。
表达一定要有详略、有重点。
例如,可以用一句话清晰地阐述目标,接着用一句话概括你的三个核心应对策略,再用三段话分别详细描述你是如何基于这三个策略展开具体行动的,其余信息暂且不提。
只有局部,没有全局
分析业务时,视野不完备,忽略了某些重要维度。
像是做市场营销工作的人,往往只注重提高曝光度,却忽视了转化率;又如做战略分析的人,只着眼于寻找增量空间,却没考虑到协同合作的问题。
一定要展示出你有CEO视角的全局观,哪怕入职后只是拧螺丝。
只有经验,没有方法
有同学分析问题时,喜欢强调“我的经验是xx”,但这会让面试官担心“你是不是只能吃老本”。
相较于经验,要强调自己懂方法。
比如:“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核心要抓ABC三方面。其中A方面,尤其需要关注xx”。
只有自己,没有对方
有些同学在面试中,完全没展示出对对方业务的理解。
例如,应聘消费品社群运营岗位,居然没有加入相关社群去亲身体验现有的运营流程;
又如,应聘内容平台产品经理岗位,居然没有对目标岗位涉及的功能以及主要竞品的功能进行梳理。
一定要针对岗位定向调研。
表达冗长,缺乏重点
很多人在描述自己的成就时,往往过于啰嗦,无法用简洁的语言突出关键成果。建议采用“金字塔表达法”,先抛出结论,再用具体的论据支撑,这样能让面试官迅速抓住你的核心价值。
缺乏引导性沟通
面试中,候选人常常被动回答没有主动引导面试官去关注自己的优势领域。你可以通过巧妙的“钩子”来引导对话,展示你最擅长的部分,而不是被面试官牵着走,最终暴露自己的思维盲区。
逻辑不清,答非所问
很多候选人在回答问题时容易偏离核心问题,导致表达混乱。建议在回答前先理清思路,确保每一句话都紧扣问题核心,避免无效信息堆砌。
对宏观问题准备不足
面对开放性问题时,很多候选人显得手足无措,缺乏系统性的方法论和行业洞察。面试官希望通过这些问题考察你的思维深度和行业认知,因此提前准备一些框架性的思考模型非常重要。
二面考察的核心是什么?
二面通常聚焦于以下几个问题
1.行业理解:面试官会问你对某个行业的看法,考察你是否具备全局视角和行业洞察力。
2.方法论的应用:比如如何从0到1打造爆款产品,这不仅仅是执行层面的问题,更多是考察你是否有系统化的思维框架。
3.潜力挖掘:面试官可能会问你对某个类目潜力的看法,以及如何发掘新的机会。这需要你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数据分析能力。
4.提升业务指标:如何提升GMV和业务健康度,这类问题考察的是你对业务增长的理解和策略制定能力。
你会发现,二面的问题大多是开放式的,没有标准答案。因此,面试的核心在于展示你如何结构化地拆解问题,体现思维的宽度和深度。你需要通过清晰的逻辑和有力的论据,向面试官证明你不仅能够执行,还能够思考和引领方向。
准备二面,请重点梳理这几方面:
1代表案例
根据岗位的重点考查方向,整理出与之相关性高且有含金量的经历,并做到详略得当的表达。
2业务认知
这包括你对行业基本知识的掌握,对公司盈利模式、岗位核心工作内容以及能力要求的理解。
比如面试滴滴,那么它目前关注哪些核心指标,和竞对的撕扯格局如何,都要了解。
3 工作方法
围绕岗位所看重的能力,总结出你的工作方法论。
比如应聘内容运营岗位的同学,对于“选题策划”“爆款内容打造”等方面,都应该能够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方法论。
你好,我是余大大,某互联网头部大厂招聘负责人,最能信任的求职博主
已帮助2万+求职者拿到名企offer!
可接简历修改/代写,面试辅导,职业规划
来源:妍妍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