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在这生机勃勃的季节里,有一种看似不起眼的小生物也开始进入了活跃期,它就是钉螺。它与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血吸虫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血吸虫病传播的唯一中间宿主。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它吧!
#健康科普
——2025血防宣传周:
守护健康,从认识“钉螺”开始
警惕!
这个“小钉子”
可能会让你“大肚子”
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在这生机勃勃的季节里,有一种看似不起眼的小生物也开始进入了活跃期,它就是钉螺。它与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血吸虫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血吸虫病传播的唯一中间宿主。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它吧!一、“钉螺”是藏在身边的
致命“小钉子”
钉螺是血吸虫的“移动城堡”!它的体内藏着日本血吸虫幼虫——尾蚴,一旦接触人体,就能引发肝硬化、腹水,变成“大肚子”,甚至导致死亡!
二、“小钉子”长什么样?
外形:1厘米长的圆锥形“小犄角”,有“肋壳”(背上有纹路)和“光壳”(光溜溜的)两款,跟米粒一样迷你!
广西光壳钉螺
图片来源:河池市宜州区寄生虫病防治站
习性:水陆两栖,最喜欢潮湿的田埂、沟渠和芦苇丛。
三、小钉子的“势力范围”
钉螺的分布直接决定了血吸虫病的流行范围。我国有12个省份流行血吸虫病,目前仍有7个省未达到消除状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苏省、四川省、云南省,主要以湖沼型疫区为主。
湖沼型: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等地的江河湖泊附近,如洞庭湖、鄱阳湖边,植被以芦苇、莎草为主→春夏季洪水一退,滩涂成“螺乐园”!
水网型:长江中下游的浙江省、上海市等地,稻田、沟渠、河边→螺群“扎堆”!
山丘型: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顺着溪流、灌溉沟渠在石头缝里玩“躲猫猫”!目前广西仍有靖西市、横州市、宜州区有钉螺分布。
关键点:钉螺偏爱潮湿、荫蔽、植被茂密的环境,对水分和温度敏感,常年淹水或干旱地区极少出现。其活动范围有限,但可通过水体或人类活动(如洪水,运输水生植物、苗木等)扩散到更远区域。
图片来源:千库网
四、并非所有钉螺
都“有毒”!
只有被血吸虫毛蚴感染的“感染性钉螺”才能传播疾病。普通钉螺本身无害,但一旦接触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就会成为“移动炸弹”。
感染性钉螺释放的尾蚴可随水传播,当人们接触疫水时,皮肤会被尾蚴侵入而感染。
五、如何判断高危区域?
1.看环境:
植被特征:钉螺多聚集在芦苇、莎草、杂草丛生的潮湿土表。
水源特征:江河、湖泊、稻田、沟渠等水陆交界处,尤其在春夏季钉螺活跃期(3~7月)需警惕。
2.看区域:
高危地区:非洲国家及国内未消除的省份。
钉螺≠血吸虫病!
科学应对,远离风险!
钉螺本身虽无害
但作为血吸虫的“温床”
其分布区域需高度警惕
通过消灭感染性钉螺
切断疫水接触、加强人群监测
血吸虫病完全可控!
如果发现疑似钉螺
请立即与当地疾控中心联系!
【郑重提示:本文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二次转载请确认版权或更换删除。】
《广西疾控健康科普大讲堂》——
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供稿 | 寄生虫病防制所
撰稿 | 唐雯茜 孟军 林康明
文编 | 许雁
美编 | 许雁
一校 | 许雁 龙玉婷 黄美婵
二校 | 严桐桐
三校 | 余宗蓉 李萌
审核 | 黄波
艾滋病治疗门诊:0771-2518326
以上电话接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业务:我中心暂停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需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人员请到南宁市相关体检办理点进行体检。
疫苗接种地点:金洲路18号(琅西门诊)
疫苗接种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1:30,下午15:00-17:30;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
来源:广西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