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皮鞋的,并不是另一双皮鞋”,皮鞋要被时代抛弃了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1 23:16 1

摘要:2024年,红蜻蜓、奥康、哈森等头部企业集体陷入亏损,其中哈森股份亏损同比激增20倍。更令人唏嘘的是,昔日"女鞋第一股"星期六在巨亏6亿元后,选择将品牌以1385万元贱卖,彻底退出鞋业。

2025年4月,奥康国际发布年报,预计全年亏损2.2亿元。这已是该公司连续第三年陷入亏损泥潭,市值较十年前蒸发超90%。

而在同一时期,安踏、李宁等运动品牌却在资本市场风光无限,前者市值突破3000亿元,后者股价年内涨幅超40%。

这戏剧性的对比,折射出中国鞋业正在经历的残酷洗牌——曾经象征身份与品味的皮鞋,正被时代无情抛弃。

数据显示,中国男鞋市场规模约2000亿元,但皮鞋品类仅占20%,且这一比例仍在持续萎缩。

2024年,红蜻蜓、奥康、哈森等头部企业集体陷入亏损,其中哈森股份亏损同比激增20倍。更令人唏嘘的是,昔日"女鞋第一股"星期六在巨亏6亿元后,选择将品牌以1385万元贱卖,彻底退出鞋业。

这种衰退从生产端可见一斑。中国皮革协会数据显示,皮鞋产量从2015年的46.2亿双骤降至2020年的35.4亿双,预计到2026年将进一步腰斩至17亿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运动鞋市场的爆发式增长——2024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较十年前增长近3倍。

1、场景革命:从商务刚需到"鞋柜古董"

曾几何时,皮鞋是职场精英的标配。但随着互联网企业兴起,"格子衫+运动鞋"成为新的职场符号。

据滔搏运动调研,37.2%的年轻人拥有5-10双运动鞋,而皮鞋年均购买量不足0.3双。80后邓先生坦言:"除了婚礼,我已经五年没穿过皮鞋。

2、创新停滞:当运动鞋玩出"黑科技",皮鞋还在吃老本

运动鞋品牌在材料科技上的突破令人眼花缭乱:李宁的"䨻"科技、安踏的氮科技、特步的动力巢X...相比之下,皮鞋的鞋底仍以"皮底+橡胶"为主,鞋面材质数十年未变。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运动鞋新品迭代周期仅为3个月,而皮鞋新品上架率不足15%。

3、情绪价值缺失:运动鞋能"炒",皮鞋只能"压箱底"

运动鞋通过联名、限量款等营销手段,构建起独特的潮流文化。2024年,某款联名运动鞋发售价1999元,二级市场溢价超10倍。反观皮鞋市场,即使奥康推出"智能定制"服务,客单价仍徘徊在千元左右,难以激发年轻人的收藏热情。

面对困局,传统鞋企展开了艰难自救:奥康国际投入5亿元打造"智能生产基地",与京东秒送合作布局即时零售,但2024年线上收入仅占总营收的18%.

红蜻蜓创立轻户外品牌RDF,首店落地上海,但在安踏、迪卡侬的夹击下,市场份额不足1%.

哈森股份尝试跨界收购消费电子企业,却因商誉减值加剧亏损.

一些企业干脆关闭线下门店,转向电商直播。

某主播坦言:"卖皮鞋不如卖运动鞋,一场直播下来,销量差十倍。"

行业专家指出,皮鞋并非没有机会.

细分场景破局:在高端定制、复古穿搭等领域仍有市场空间。意大利品牌Berluti通过手工定制服务,客单价超5万元,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材料创新:3D打印技术可实现个性化鞋楦定制,生物基材料则能解决传统皮鞋透气性差的痛点;文化赋能:将皮鞋与国潮、非遗技艺结合,如某品牌推出的"敦煌系列"雕花皮鞋,上线即售罄。

但这些转型需要彻底的思维变革。正如某鞋业分析师所言:"打败皮鞋的不是竞品,而是时代的审美变迁与技术革命。当年轻人把'悦己'放在首位,任何固守传统的产品都将被边缘化。"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中国皮鞋产业正经历凤凰涅槃般的阵痛。那些能够跳出"皮鞋思维"、拥抱年轻消费逻辑的企业,或许能在废墟中重建新的商业帝国。而固守"经典"的品牌,终将成为时代的注脚。

来源:煮酒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