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赓续贵州文化根脉,演绎黔学崭新风采。3月31日下午,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甲秀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迎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顾久,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黔学研究院院长张学立,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大鸣,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肖立斌,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
赓续贵州文化根脉,演绎黔学崭新风采。3月31日下午,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甲秀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迎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顾久,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黔学研究院院长张学立,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大鸣,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肖立斌,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张新民,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王进等首批客人。
展览馆揭牌。
开馆仪式上,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黄朝椿致辞。他说,今天这个时点开展,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贵州、再次对贵州文化传承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之时,这就赋予了今天这项活动特殊高远的意义,无形中也增添了我们推动黔学研究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要集聚省内外力量,开展多领域、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致力于构建黔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增强贵州文化自信,努力为贵州立心、为发展赋能。
顾久、张学立、王大鸣为展览馆揭牌,随后,参加开馆的嘉宾和专家学者共同参观甲秀展览馆。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赵普主持开馆仪式,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陈应武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出席开展仪式。
甲秀展览馆位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科辅楼4楼,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是以黔学为主题的小型展览馆,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领导牵头,贵州省黔学研究院、图书信息中心、黔学重点学科课题组共同精心策展,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资助。该展览馆以黔学为主题,萃取贵州地域历史文化亮点,展陈黔学相关地方性知识成果。因展馆位于甲秀楼旁,取“科甲挺秀”之义,故名甲秀展览馆。
展览馆分为六个展区:文脉绵延、科甲挺秀、金榜题名、青铜夜郎、黔地记忆、多彩贵州。展陈有仿制光绪十二年(1886)贵州省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科金榜,仿制雍正八年(1730)进士李贤经、嘉庆六年(1801)进士陶廷飏、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徐培深、道光六年(1826)进士谌厚光殿试卷,这四张殿试卷原卷藏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图书馆馆长、贵州人陈肃女士提供支持。同时展出的还有原卷藏于法国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的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姚华殿试卷仿制件。
展陈还包括铜飞鸟、铜镯、铜铃、铜链等青铜器物50余件,地方古籍、志书等文献,历代人物画像、书画、重要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类图片60余张,图文并茂,基本反映了贵州自古以来历史文化发展的概貌。
借一隅而观万千,甲秀展览馆展示了黔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一个了解多彩贵州文化的窗口。赓续历史,启迪未来,甲秀展览馆必将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更好地传承贵州文脉。
来源:数字贵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