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现在啥都卷?一个拍卖游戏给你整明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9 06:13 1

摘要:起拍价100,价高者得;但第二高价的人,也得掏自己出的钱!(比如你出9900,别人出1万拍走,你得白给9900)最低加价100,不接受零头。

我们来玩个游戏你就懂“内卷”咋来的了——我桌上放1万块钱,公开拍卖,规则就仨:

起拍价100,价高者得;但第二高价的人,也得掏自己出的钱!(比如你出9900,别人出1万拍走,你得白给9900)最低加价100,不接受零头。

先问俩问题:这游戏能玩不?如果能,你咋玩最赚?

(停顿引导思考)

我猜有人第一反应:“不玩!万一我出100,别人出200,我不是冤大头?” 但再想想——要是全场就你敢出100,直接拿1万,傻子才不玩!可问题来了:谁知道别人玩不玩?人心隔肚皮啊!

______

一、游戏咋一步步“卷”疯的?(拆解过程)

假设有人先出100,马上有人跟200(赚9800),接着300(赚9700)……价格蹭蹭涨。到9900时,逻辑很简单:1万-9900=100,再出100就能白捡1万,谁不冲?

但关键转折来了——有人出9900,另一个人出1万!这时候,出9900的人懵了:“我要是停,之前出的9900全打水漂;要是继续出10100,至少还能搏一把拿1万。” 高额沉没成本(已经砸进去的钱)让人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加价。

最后俩人疯狂抬价,从1万、1万1、1万2……直到有人扛不住破产。原本“赚差价”的游戏,彻底变成“谁先扛不住谁倒霉”的死磕!

这不就是现实里的“内卷”吗?比如直播间主播为了流量,一个比一个穿得少、扭得狠;家长为了孩子升学,一个比一个报更多班、刷更高分;打工人为了升职,一个比一个加班久、讨好领导……你不出力,就被淘汰;你出力了,可能一起耗死。

______

二、为啥大家宁愿亏也要卷?(人性+规则)

有人可能会说:“要不咱商量好?一起出100,赚9900平分?” 理想很丰满,现实超骨感!

首先,人心隔肚皮——你根本找不到所有参与者,更没法保证没人偷偷加价(比如有人觉得“我出1100,自己赚8900,比平分划算”)。其次,背叛的诱惑太大——只要有人想“我多赚一点”,其他人立刻报复性抬价,最后全盘失控。

更扎心的是,现实比游戏还狠:游戏里只坑第二高价,现实中所有参与者都被收割(比如培训机构卷师资,家长卷钱,学生卷分数,最后全行业崩盘)。

______

三、内卷的“三个阶段”(关键结论)

把这个游戏拆开,内卷其实分三步走:

第一阶段(叫价<5000):还能商量
这时候总收益>总成本(比如出价4000,赚6000,大家还能分杯羹)。理论上,你喊一嗓子:“兄弟,我出5000,你停手,我分你1000?” 可能真能达成合作。但问题来了——人一多,谁信谁?谁防谁背后捅刀?第二阶段(5000<叫价<1万):赢者通吃,大家亏
一旦超过5000,继续加价的总成本就开始超过总收益(比如出价6000,赚4000,但之前出5000的人已经亏了1000)。这时候谁还想“我多赚一点”,结果就是“我赚了,你亏更多”,合作彻底破裂。第三阶段(叫价>1万):纯纯双输
出价超过1万,不仅总收益为负(比如出价1万1,赚-1000),而且所有人都在亏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卷”——大家都拼命,结果谁都没捞着好。

______

四、咋破局?博弈论的终极答案(最优策略)

那问题来了:如果躲不开这种“卷”,有没有办法少亏点?还真有!

最优策略就俩字:先动! 直接第一个出价,叫9900!这时候你传达一个信号:“这钱我志在必得,谁加价谁亏!” 别人一看:加到1万才能抢走,但赚0还可能被你报复,不如直接放弃。

结果呢?你用9900的成本,稳稳赚100(1万-9900),其他人啥都不用干。这在博弈论里叫“纳什均衡”——所有人都知道你的策略,也都明白自己跟着出价会亏,索性不折腾了。

就像2015年滴滴和优步打补贴战,两家疯狂烧钱,每年亏几十亿。最后理性回归——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双方停战分成,反而都活下来了。这说明啥?竞争可以有,但得坐下来谈合作,别硬耗到双输

______

五、给普通人的启发(大白话总结)

别被“沉没成本”绑架:已经砸进去的钱,别影响你当下的决策(比如已经加班很久,别因为“不想浪费之前努力”继续硬撑)。合作比死磕强:能商量就商量,别总觉得“我多赚一点是本事”——最后可能一起亏光。先机很重要:如果能抢先占位(比如行业初期布局),别贪心,稳稳拿小利比冒险卷到最后强。内卷的本质:就是一群人被规则逼着,明明知道亏还停不下来——破局的关键,是跳出“我必须比你多”的思维。

最后问大伙儿一句:你见过最“卷”的场景是啥?是职场996,还是教育军备竞赛?评论区唠唠——说不定你的经历,就是下一个“万元陷阱”的现实版!

来源:大小姐的小馒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