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总统令后,美媒:中俄管道可能被炸,话音刚落,中方派人找普京面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9 05:30 3

摘要:就在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项目敲定之际,美保守派媒体人气急败坏之际,竟公然散播坏消息,声称“有人”可能会炸毁这条管道,很显然这是要先恐吓中俄,但这真的管用吗?

就在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项目敲定之际,美保守派媒体人气急败坏之际,竟公然散播坏消息,声称“有人”可能会炸毁这条管道,很显然这是要先恐吓中俄,但这真的管用吗?

特朗普准备动真格

九三阅兵后,美西方的政坛开始流行一种“中国或让世界变天”的说法,就如英国驻美大使表示,如果中国战胜了美西方,那么一切都会改变,西方人的生活全部都会受到影响,此外,他还强调,中国是美西方有史以来遇到最强大的对手。

这种渲染炒作的背后,很大程度是在给特朗普政府上压力。

特朗普下令将国防部正式改名为战争部,还表示要重振美军,这两个动作透露的信号可不简单。

“美国国防部”这个名字自1949年就在用了,如今特朗普说改就改,还下令要让美军继续保持全球威慑力,提高美军士气,提升美军实力,表示“国防部听起来太过保守,美国要防御,但必要时也要进攻”。

这番表态意味着特朗普很有可能要动真格了,但是想要实现这一目标,特朗普必须要优先解决三个问题。

首先就是钱,但偏偏眼下自己的关税有着被判非法的可能,一旦裁决生效,特朗普政府就要返还之前收缴的关税,对于本就捉襟见肘的美国财政部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灾难,这样一来,特朗普拿什么钱来重振美军呢?

其次就是时间,最后就是最关键的问题,特朗普的支持率。

据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从其上任开始,就不断下跌,而民主党对特朗普的种种策略意见很大,按照这个趋势下去,还没等他重振美军,共和党恐会“朝小野大”了。

炸中俄管道?

因此,如今的特朗普政府其实挺紧张的,但特朗普也不是一个轻易如软的人,美国的未来如何,还要继续拭目以待。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保守派媒体人率先散播了一条“坏消息”。

日前,美国保守派媒体新闻节目主持人沃特斯公开发表言论称,存在“特定人员或势力”可能会对中俄两国近期达成合作意向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项目实施炸毁行动,意图以此破坏中俄间的能源合作。

他进一步指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总统普京“失去了欧洲市场客户”,当前正将战略重心转向亚洲地区,并将“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项目视为这一战略转型中的关键环节。

然而,他声称,不排除有人会效仿此前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做法,对“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采取类似破坏行动。

但是究竟是“谁”想要破坏这个项目,他却没有详细说。

先不说这样的坏消息,其真实性如何还不能明确,但很显然这位媒体主持人有着变相恐吓中国,甚至不惜搬出了“北溪”事件,以此来阻止中俄合作的目的。

但这样的威胁能奏效吗?

事实上,在沃特斯发表相关言论的当日,中国一位高级官员于符拉迪沃斯托克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会晤。

会晤期间,中方再次重申立场:中国愿与俄罗斯携手,共同推动中俄关系朝着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迈进。

这样的回应已经告诉美西方那些蠢蠢欲动的国家,更何况真的有人敢炸中俄管道吗?

北溪管道的炸毁,元凶是谁其实心里都有数,欧盟能忍气吞声,不代表中俄也会。

沃特斯或太高估某些国家的影响力,也低估了中俄合作的决心,要说沃特斯散布此类负面言论,恰恰折射出美国在当前局势下的策略性困境。

特朗普政府曾试图通过分化中俄关系,即拉拢俄罗斯以制衡中国,同时扩大对华能源出口以获取经济利益。

然而,中俄天然气合作项目的推进,标志着特朗普政府既定的反华战略布局,以及加大对华天然气出口的计划均遭遇重大挫折。这一局面令特朗普及其背后的美国保守势力感到焦虑不安,促使沃特斯等人士发表争议性言论,试图通过提及“北溪”天然气管道相关事件,对中俄双方形成心理威慑。

但值得注意的是,沃特斯言论甫一发出,中方即迅速派遣代表与俄方进行高层会晤,这一行动充分表明,沃特斯的此类恐吓性言论,在中俄两国看来,并不具备实质性的影响力或威慑力。#MCN双量进阶计划#

来源:巫师经济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