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赛一结束,后台的气氛就有点儿怪——有个小伙子拿着手机,神情特别凝重,嘴里还嘟囔着什么“8000块一次,这都敢明码标价?”大家都凑过去看热闹,以为是什么新的网络骗局,结果越看越觉得后背发凉。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可真不算小事儿。谁也没想到,在这些我们天天刷的社交
比赛一结束,后台的气氛就有点儿怪——有个小伙子拿着手机,神情特别凝重,嘴里还嘟囔着什么“8000块一次,这都敢明码标价?”大家都凑过去看热闹,以为是什么新的网络骗局,结果越看越觉得后背发凉。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可真不算小事儿。谁也没想到,在这些我们天天刷的社交平台、游戏群里,还能藏着这么脏的一条黑链子,而且盯上的竟然是那些刚上初中的孩子们。
我那天回家的时候脑袋里一直琢磨着,要不是在现场亲眼见了,也许自己跟绝大多数人一样,只会把这种新闻当成猎奇八卦划过。但你要是真往深处扒拉一扒,才发现这水比想象的还要深。谁能想到,这种把陪玩和更糟糕的东西打包卖的买卖,会在孩子们之间传得飞快,有人甚至专门打广告,说白天可以陪玩陪聊,晚上再加钱就能“升级服务”。说出来真的让人恶心。
其实社会上关于未成年人上网被坑骗、受伤害的新闻年年都有,可每次看都觉得离自己挺远。可当一个个数据摆在你眼前,你就开始怀疑,是不是身边也有人已经栽了跟头。那份《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状况研究报告》里提到,大半数的小孩在网上交过陌生朋友。这事儿搁以前简直不可思议,现在呢?动动手指头就能加上一堆好友,有些孩子平时跟家长没啥话讲,在网上倒是掏心掏肺地聊。
我专门找了几个家长和老师聊了聊,他们一脸无奈。有个小学班主任说,她前阵子发现班上几个孩子玩手机特频繁,本来以为是刷短视频或者追剧,后来才发现有人加了陌生群,每天都有人推送各种“高颜值陪玩”的广告,还号称随叫随到。她赶紧提醒家长关注,可家长也犯愁: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盯着娃一天到晚干嘛?而且现在智能手机功能太多,光靠禁止根本管不住。
其实大人们都知道网络世界风险多,但真正让他们担心的是,有些坏人抓住未成年人心理防线薄弱、渴望被关注的弱点,各种花样百出地诱导他们一步步陷进去。有一次,我试着用新注册的小号混进一个据说提供“贴心陪玩”的群,对方三句话不到就开始套近乎,说什么“哥哥带你打游戏赢皮肤”,再往下聊就是问年龄、学校、家庭情况。只要你稍微流露出孤单或者缺钱,对方立马抛出各种诱惑,比如带你去体验新游戏、帮你赚零花钱,还会顺势暗示有线下见面的机会。
从表面上看,这帮人装得特别友好,一口一个“小可爱”“小宝贝”,给人一种温暖亲切的假象。但实际上,他们都是为了最后那一笔高额交易做铺垫。我认识一个曾经被骗过的小姑娘,她一开始只是想找个人一起打王者荣耀,结果对方慢慢引导她走进了圈套。不仅被骗走不少钱,还差点被拉去线下见面,好在最后警察介入才没有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说到底,这些所谓的“服务”明明白白地挂着价签,从几百到几千甚至上万都有。据说最贵的一单标到了8000块,说实话,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得起。这些团伙怎么操作呢?很简单,他们先用漂亮头像吸引眼球,然后通过聊天逐步建立信任。有时候他们还会假装自己也是学生党,用同龄人的身份套近乎。一旦觉得时机成熟,就开始推销所谓的升级套餐——什么“夜间专属”“一对一私密服务”,听起来特别高级,其实都是陷阱。
警方公布的数据其实很吓人,仅2023年半年内,全国范围内因为这种网络性侵相关案件增长了一成多。而且这还只是冰山一角,那些没爆出来、不敢声张的人更多。有个刑警告诉我,现在不少犯罪分子已经从传统手段转战网络,因为网上隐蔽性强,不容易被发现。他们一般会选择社交平台、二手交易网站、甚至某些直播软件发布广告。等钓到鱼之后,就换各种理由引诱受害者转账汇款,再发展到线下见面。
专家怎么看这个事?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中心那边给过很多数据,也做过不少调研。他们强调一点,就是现在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确实有限,经不起花言巧语和各种利益诱惑。所以这些犯罪分子往往把目标锁定在十几岁的中学生身上,因为这个阶段叛逆又缺乏社会经验,很容易被洗脑。另外,现在国家虽然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不能向未成年人传播低俗内容,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挺难——毕竟技术再先进,总有漏网之鱼。
那到底怎么办?这个问题几乎每个家长都问过。我觉得吧,与其靠技术屏蔽,不如多花点时间跟孩子沟通。有个朋友家的娃本来成绩不错,但去年突然变得沉默寡言,经常躲屋里玩手机。后来家长翻查聊天记录才发现,他被一个所谓的“女神陪玩”套路了好久,被骗光压岁钱不说,还差点被拉进更危险的局里。如果不是及时发现,后果真不敢想象。
学校方面其实也挺为难,有老师吐槽说现在课业压力那么大,本来想搞点安全教育活动,但总有人觉得浪费时间。而且很多孩子觉得这类宣传离自己太远,不愿意听。但其实只要用对方式,比如让曾经被骗的人现身讲述自己的经历,让大家知道这事儿真的可能发生在身边,比千篇一律念条例效果好多了。平台公司当然也不能置身事外,有技术条件的话应该加强内容审核,把那些明显违规的信息第一时间拦截下来。有网友调侃,现在实名认证越来越严,可坏人总有办法钻空子,所以关键还是得全民参与,让坏人无处遁形才行。
来源:乐天派鲸鱼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