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谢法院的帮助,也谢谢法官的指导,今后再做外贸生意,我们心里就有底了。”3月6日,在喀什市人民法院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人民法庭(以下称喀什自贸区法庭)里,喀什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向翔再一次和同事们调解了一起涉及国际贸易的案件。这是自该法庭成立以来,成
“感谢法院的帮助,也谢谢法官的指导,今后再做外贸生意,我们心里就有底了。”3月6日,在喀什市人民法院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人民法庭(以下称喀什自贸区法庭)里,喀什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向翔再一次和同事们调解了一起涉及国际贸易的案件。这是自该法庭成立以来,成功调解的第52起案件。
援疆期满已经回到广东的向翔,回想起案件当事人满意的笑容,很有成就感,这让他倍加想念在丝路明珠、历史文化名城——喀什噶尔的点点滴滴。
向翔来自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是深圳首届“审判业务专家”。翻开日记,向翔回顾起过去一年的历程:从推动设立喀什自贸区法庭并实际运营,到实施两级法院服务保障新疆自贸区喀什片区建设方案;从深化府院联动并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到推动诉讼服务现代化;从协调对口援助资金及时到位并搭建深喀两地交流平台,到兄弟法院信息互通经验共享……这片祖国边疆热土上,因为他的到来,已经留下了很多属于深圳的印迹。
时间回到2024年4月,当深圳湾的海风裹挟着春日湿润的气息,向翔带着一纸援疆调令和满腔热忱,踏上了飞往新疆喀什的航班。机舱外,昆仑山脉的雪顶在云层间若隐若现;机舱内,他反复摩挲着案卷袋上那句“司法为民”的烫金标语,心潮澎湃。
初到喀什,向翔面临生活和工作上的挑战远超预期:巨大的昼夜温差、干燥的气候以及亟须改进的工作方式和多元文化交织的司法需求,特别是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成立后,前所未有的各类外贸相关案件纠纷,一时间让他有些理不出头绪。
如何破局?向翔经过调研后认为,如果仅仅照搬国内其他省份经验,必然会“水土不服”,想要打开局面,唯有实现“本土化创新”。
于是,他将深圳两级法院繁简分流、“要素式”审判等先进经验与喀什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喀什市法院试行民商事案件标准化办案和要素式审判模式,体现了“两缩短、一加快、六提高”的效能,将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等17类常见案由简易案件的审理周期从39.77天压缩至18.61天内。目前,这一办理模式已向全地区12县市法院推广全面应用。
喀什自贸区法庭意义特殊,没有前路可循,这也是向翔工作最大的难点。为此,他带领团队深入调研,科学规划,推动了法庭正式成立并挂牌运营。同时,他执笔起草了《喀什两级法院关于服务保障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建设的实施方案(试行)》,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内的企业“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国际贸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援疆的意义就是要搭建起新疆与其他省份合作沟通的桥梁。”向翔多方奔走,促成了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喀什市人民法院与武汉大学等8家科研院校、深圳国际仲裁院等2家涉外法律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与中亚南亚园区管委会、深圳国际仲裁院喀什分院等机构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6场次。
在新疆的365天转瞬即逝,当问及最大收获时,向翔笑着说:“槌敲响的不仅是正义,更是跨越山河的心声共鸣。”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他对援疆工作的深刻感悟,也表达了他对喀什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来源:新疆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