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暮色四合,夕阳的余晖缓缓漫过老巷的青石板路,将小院染上一层温暖的金黄。奶奶依旧习惯在院角的空地上摆上那个熟悉的铁盆,动作缓慢却有条不紊。她从柜子里取出一叠黄纸,纸面粗糙却方正整齐,像极了她一生的执拗与坚守。她坐在小竹凳上,枯瘦的手指微微颤抖,却灵巧地捏住纸角,
暮色四合,夕阳的余晖缓缓漫过老巷的青石板路,将小院染上一层温暖的金黄。奶奶依旧习惯在院角的空地上摆上那个熟悉的铁盆,动作缓慢却有条不紊。她从柜子里取出一叠黄纸,纸面粗糙却方正整齐,像极了她一生的执拗与坚守。她坐在小竹凳上,枯瘦的手指微微颤抖,却灵巧地捏住纸角,一折、再折,不多时,一个菱形的纸钱便在她掌心成型。那褶子叠得一丝不苟,就像当年她为我折纸船时一样,带着一种温柔的耐心。我静静蹲在一旁,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眼角的皱纹在晚霞中显得格外清晰。
“你爷爷最爱抽烟,得给他多备些‘烟卷’。”奶奶轻声说着,语气里没有悲伤,倒像是在和老友絮叨家常。她将折好的纸钱轻轻放入铁盆,然后掏出打火机,“啪”地一声,火苗跃出,舔舐着纸的边缘。火焰渐渐燃起,暖黄的光在她脸上跳动,映出岁月的痕迹,也映出她眼底的柔和。纸灰随着热气缓缓升腾,打着旋儿,像一群轻盈的蝶,在空中飘舞。有些灰烬落在她花白的发梢上,她也不去拂去,任由它们停驻,仿佛那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轻触。
我伸手递上另一张黄纸,指尖触到那粗糙的质感,心头忽然一颤——这触感,竟与爷爷生前穿的那件旧衣布料如此相似。他曾用这双手缝补衣物,也用这双手抱过我、牵过我。风轻轻掠过院墙,卷起几片纸灰,飘向墙角那丛盛开的月季。那是爷爷亲手种下的,年年花开如火,香气氤氲。如今,纸灰落在花瓣上,与泥土相融,仿佛一种无声的重逢。
火焰渐渐微弱,纸钱化作细碎的灰烬,随风而去。奶奶望着天空,声音轻得像在自语:“今年收成不错,地里的玉米都熟了,家里一切都好,你别牵挂。”她的话语朴素,却饱含深情。我默默听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原来,中元节的烧纸,并非只是古老习俗的延续,它是活着的人,把那些未曾说尽的思念、未能兑现的陪伴、无法当面诉说的牵挂,一折一叠,放进纸里,借着火光,寄向遥远的天际。这份仪式,是告慰,是连接,更是爱的延续。它不悲不苦,只在静默中传递着最深的温情。
来源:胖嘟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