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午四点钟,适逢放学,在温州市第一幼儿园和润园区,两名中班的孩子正拿着绘本在绘本智能漂流柜前扫描。只听“叮”的一声,漂流柜打开了柜门,孩子们熟练地放回一本,又从中拿取了一本,打算将自己想看的绘本带回家借阅。
绘本智能漂流柜、全息绘本馆、戏剧课程,从环境创设到沉浸体验再到实践运用,温州市第一幼儿园借助“绘本工具+戏剧载体”,让儿童的童年更有“戏”。
孩子正使用绘本智能漂流柜
环境创设
“智能漂流柜”让借绘本“so easy”
下午四点钟,适逢放学,在温州市第一幼儿园和润园区,两名中班的孩子正拿着绘本在绘本智能漂流柜前扫描。只听“叮”的一声,漂流柜打开了柜门,孩子们熟练地放回一本,又从中拿取了一本,打算将自己想看的绘本带回家借阅。
孩子正使用绘本智能漂流柜
一旁的智能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校园阅读大数据分析平台”,内容包括图书类目分布、累计借阅人次、月份借阅统计、今日借阅人次、热门借阅书籍、书籍借阅率、学生借阅动态等等信息。本月学生借阅排名第一的吴伊晨就是智能漂流柜的常客,喜欢看书的她说自己每天都会到绘本智能漂流柜借书,通常是早上到校借一本带到班级中看,放学还回去后再借一本带回家看。吴伊晨还表达了对这台漂流柜的喜爱:“扫一下就能打开,很方便的,而且绘本里的内容也很有趣。”
校园阅读大数据分析平台
“我们每本绘本都有芯片,孩子扫描后,相关的数据就能通过智能漂流柜直接关联到数据分析平台,让我们更直观、及时地了解园内孩子的借阅情况,另外,这个智能漂流柜还有紫外线消毒功能,让孩子在借阅时更干净卫生。”该园园长姜伟介绍道。
除了智能漂流柜,该园还为孩子们设置了有声阅读的耳机和屏幕。孩子们只要戴上头罩式耳机,并在屏幕上点击喜欢的绘本故事,就能聆听到相关的音频,非常方便快捷。
有声阅读绘本
这样的阅读环境在该园区随处可见,教室外的走廊上摆放了许多主题柜,老师们会根据不同的主题替换主题柜上的材料和绘本。如结合课程“感官游乐园”的主题柜,不仅布置了眼镜、视力表等,还专门放了一本《眼镜公主》的绘本。
“环境是润物无声的,我们希望把阅读环境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游戏中,让新知识与旧经验产生链接。”姜伟说道。
沉浸体验
“全息绘本馆”让绘本变三维模式
你见过打开有三面墙这么大的“绘本”吗?在温一幼就有这么一个特别的全息绘本馆。如果随手可拿的绘本是二维平面阅读模式,那么全息绘本馆开启的就是三维立体式的阅读模式。
全息绘本馆
在馆内,一边是呈“凹”字形的三面白墙,老师们可以将后台100多本的绘本素材投影到墙上,还能实现1000多种场景的动画展示,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另一面则是阶梯式的观影区,每个座位下面布有氛围感灯带,适合营造阅读氛围。
“在这个包裹性的场域里,相比平常我们不用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再做更多的导入,孩子们‘入戏入得特别快’。”在全息绘本馆上过课的大班老师黄周照说道。她还提到借助这个绘本馆,可以让孩子有更沉浸式的体验,比如她曾在开展绘本阅读《大猩猩的面包店》这个教学活动时,就将森林的场景整个投影到绘本馆中,让孩子们各自扮演动物来参加,场景性就非常强,孩子们基本“一秒入戏”,日常都很喜欢来绘本馆上课。
当天,一位小班老师正带领班级的孩子在馆内开展体感游戏。一会儿,孩子要跳起来触摸不同颜色的点;一会儿,孩子们要从不同颜色的点中找到规律;一会儿,他们还要跟着动起来的点进行不同的活动。在3D裸眼触屏前,孩子们又蹦又跳地完成了不少任务。
该园区教学主管李敏表示:“每学期我们开展主题审议后,会根据每个段的需求更新绘本内容。绘本馆在辅助教学上会有比较大的作用,像碰到艺术类的主题教学,孩子们往往概念不是很强,这时候老师就能在绘本馆播放相关内容,让孩子更加明晰。”
实践应用
戏剧课程提升的是儿童综合能力
在温一幼的五个园区里,几乎每个教室都有一个共同的角落——戏剧坊。戏剧坊里有舞台、有演出服装、有配饰,当然也少不了“演员”。当天,一群大班的小朋友正在自导自演绘本《火先生的故事》,他们将红色塑料裙当作太阳,用桌子和布搭起帐篷,还角色分工,有人念旁白,有人扮演太阳,有人演绎火先生等等。“我们上个星期就在排练,第一次演的时候有点混乱,这个星期终于演成功了。”扮演者季墨然说,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更了解角色,学到了各种表演方式,还收获了更多场景的搭建方式。
“在我们的戏剧课程里,其实没有标准,我们也不是培养表演者,而是让孩子在戏剧演绎的过程中懂得解决问题,提升面向未来综合素养与能力。”温一幼园长姜伟表示,一幼的戏剧育人体系到目前已开展了19年,从最初的“早期阅读”到发展阶段的“绘本阅读”,从深化阶段的“童绘戏剧”课程再到如今的“和戏课程”,借助“教育戏剧”进行绘本阅读与教育戏剧的结合创新,让儿童的学习从接收到输出,从理解型视觉式学习到动作语言的多维度体验式学习的转变,从小范围的戏剧特色走向了园本化大课程。经过多年实践,温一幼将儿童完整活动课程与戏剧课程进行对应、留取、融合和生成,将“我和自己”“我和自然”“我和社会”等主题融入戏剧教学中。该课程研究曾获得省规划课题一等奖、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次获省精品课程等。
在实际戏剧课程中,比如关于职业介绍的《神勇的警察》这一戏剧主题,老师会带领孩子从了解警察工作内容开始,再让孩子用多元表征表达增加矛盾冲突点,改变戏剧要素后再看看剧情发展发生什么变化,最后聚焦重要场景让孩子演一演,包括台词创编、剧本创作、道具制作等。过程中,孩子们会了解各种警种及职责,演绎中获得解决问题、交流辨析、同伴合作等多种能力。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