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工智能时代,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人因工程学科发展,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系统交互,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在2024年成功在深圳举办2024人因工程与智能系统交互国际会议的基础上,经报有关部门批准,清华大学将于2025年10
在人工智能时代,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人因工程学科发展,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系统交互,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在2024年成功在深圳举办2024人因工程与智能系统交互国际会议的基础上,经报有关部门批准,清华大学将于2025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市举办2025人因工程与智能系统交互国际会议(会议网站: )。
此次会议将举办学术和行业权威专家的大会报告、多个主题分论坛、海报展示、以及相关技术与装备的展览,欢迎各界朋友和同行预留时间,参与本次会议。本届国际会议的亮点如下:
亮点1-国际代表性:本次会议邀请到国际工效学协会(IEA)主席Andrew Thatcher、副主席Nancy Black,Thomas Alexander和7个委员会的主席、全体理事会(代表各国家或地区的人因与工效学学会)三十多位理事参会。亚洲工效学与设计理事会ACED主席、各学位的代表也将参会。
亮点2-国际权威性:本次会议邀请到国内外十多位学术权威(院士等)担任会议特邀学术顾问,邀请到多位从事国际尖端人因工程相关技术研究的知名学者作大会报告,邀请到《Ergono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Cognition, Technology & Work》三个人因工程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所有主编及多位编辑参加会议,并担任多个论文交流专题会议的主席。
亮点3-共商合作性:本次会议将创新专题内容和组织方式,除邀请著名国内外学者、专家做大会学术报告之外,欢迎重点科研单位和企业以协办、赞助的方式参与会议组织,欢迎优秀科研/项目团队以支持团队的形式参与会议议题设置和平行会议组织,欢迎有影响力的优秀学者邀请同行一道设置交流议题和组织平行会议。有关协办、赞助、支持和平行会议发起工作的办法请见附录通知。
本次会议将征集会议交流论文(英文或中文),并提前开展学术同行评议,评选会议最佳中、英文交流论文,在交流专题会场向期刊权威和国内外专家进行报告和张贴交流,部分优秀论文将向对口中、英文期刊推荐。
一、会议主题和内容
此次会议主题为“以人为本:人因工程与人工智能”。
内容将聚焦在人因工程与智能系统交互领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人因工程基础研究、人因工程关键技术、人因工程重点应用、人机交互、人与智能体融合、艺术与情感设计、智能技术应用、人因工程与民航飞行、人因工程与轨道交通、人因工程与智能驾驶、人因工程与智能空间、人因工程与应急设备、核电安全、康复工程、人因工程与新型服务创新、人因工程与工程管理创新等。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
承办单位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人因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学术指导
(重大、重点项目和科研单位进一步征集中)
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国际工效学协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 IEA)
亚洲工效学与设计理事会(Asian Council on Ergonomics and Design, ACED)
金砖国家人因工程学会联盟(BRICS+ Network)
中华人因与工效学协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Ergonomics Societies,CAE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机器行为与人机协同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复杂人机紧耦合系统的人因安全理论研究”
协办单位
(进一步征集中)
北京人因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工业知识与数据融合应用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
支持单位或团队
(进一步征集中)
《人类工效学》杂志社
《机械设计》杂志社
Taylor & Francis 北京办事处
……
会议主席
张 伟 (清华大学 教授,IEA发展促进委员会主席,Ergonomics学术期刊 联合主编)
联合主席
Andrew Thatcher (IEA现任主席,Ergonomics学术期刊 联合主编)
会议副主席
郭 伏(东北大学 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理事长)
王春慧(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研究员,人因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常务副主任)
廖 镇(中国船舶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研究员,人因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特邀学术顾问
*以姓氏拼音为序,进一步征集中
陈善广 (著名的人因工程专家)
程和平 (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
顾晓松 (著名的医学组织工程学与神经再生专家)
刘大响 (著名的航空动力专家)
毛 明 (著名的运载系统专家)
王耀南 (著名的机器人技术与智能控制专家)
于登云 (著名的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动力学与控制专家)
周志成 (著名的卫星总体技术专家)
鲁晓波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
王明扬 (IEA前任主席,2012-2015,新竹清华大学教授)
陈海寿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学术期刊主编)
José Orlando Gomes (IEA前任主席,2021-2024,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教授)
Oliver Carsten (英国利兹大学 教授,Cognition, Technology & Work学术期刊 主编)
……
会议学术委员会
主席
郑 力 (清华大学 教授,前副校长,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
委员(以姓氏拼音排序,进一步征集中)
陈东生(江西服装学院 前副校长,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智能穿戴与服装人因工程分会 主任)
皋 琴(清华大学 副教授)
顾洪建(中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汽车人因与工效学分会 主任)
何丽华(北京大学 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副理事长)
蒋祖华(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副理事长)
李志忠(清华大学 教授)
毛恩荣(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副理事长)
饶培伦(清华大学 教授)
沈模卫(浙江大学 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副理事长)
王先华(中钢武汉安环院 副院长,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副理事长)
王兴伟(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副理事长)
王 莹 (《机械设计》杂志社 社长,执行主编, 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 专职秘书长)
薛澄岐(东南大学 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副理事长)
易树平(重庆大学 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副理事长)
余善法(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医疗保健工效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
张 力(湖南工学院 教授,原校长,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前副理事长)
张树林(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 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副理事长)
张 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研究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副理事长)
苏国玮(高雄科技大学 教授)
章 燕(香港理工大学 教授)
……
会议组织委员会
主席
于瑞峰(清华大学 副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秘书长)
副主席
蔡临宁(清华大学 副教授,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 副主任)
赵起超(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副秘书长)
马 靓(清华大学 副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 副主任)
金海哲(东北大学 副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副秘书长)
张宜静(清华大学 副研究员)
三、会议时间与地点
时间:2025年10月29日-11月1日(29日报到注册)
地点:北京市怀柔区(北京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
四、会议投稿
会议诚邀全球学者提交原创且未发表的研究论文,论文主题应围绕但不限于人因工程与智能系统交互及其相关应用领域。
(1)所有英文全文投稿(正文限5000-8000单词)将经过严格的国际同行评审,评选的优秀论文的作者将安排在会议期间的专题研讨会上交流和获得国内外同行专家的点评,并由国内外知名学者颁发优秀论文证书,论文修改完善后将有机会在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
(2)所有中文全文投稿(正文限3500-5000汉字)将经过严格的国内同行评审,评选的优秀论文的作者将安排在会议期间的专题研讨会上交流和获得国内同行专家的点评,并由国内外知名学者颁发优秀论文证书,论文修改完善后将有机会在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
(3)也可以中、英文投稿交流成果的长摘要(不超过800英文单词或500汉字),不参加优秀论文评选,经评选后在双语会场交流或张贴展示交流。
说明:以上三类稿件都只印刷摘要,不印全文,不影响后续论文投稿和发表。
投稿方式:
请投稿邮箱13911337590@139.com,邮件主题注明“投稿+单位+姓名”
投稿截止日期:2025 年9 月30 日
录用通知发放日期:2025 年10 月10 日
每篇投稿论文需要至少有一名作者在本次会议注册确认,若论文被期刊录用,版面费作者自付。
五、会议注册
(在线注册会议)六、会议联系
会议邮箱:13911337590@139.com
组委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张先生:15600980521(协办单位事宜)
李女士:13910898609(学会理事、特邀嘉宾咨询)
宋女士:13811268580(投稿事务或其他一般参会事务)
郑女士:18811744245(支持团队或分会主席事宜)
鲁女士:17600897949(国际和港台参会事务)
来源:津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