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声巨响,乌军海马斯,在与俄伊斯坎德尔导弹决斗中,再次败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3 22:33 2

摘要:5月11日,苏梅的乌军使用美制“海马斯”系统对库尔斯克雷利斯克镇一家酒店发起突袭。俄罗斯侦察无人机很快就锁定了它们,并在其机动途中使用自杀式无人机和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将其摧毁。

据俄罗斯《军事评论》等多家媒体报道,5月11日,苏梅的乌军使用美制“海马斯”系统对库尔斯克雷利斯克镇一家酒店发起突袭。俄罗斯侦察无人机很快就锁定了它们,并在其机动途中使用自杀式无人机和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将其摧毁。

目前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海马斯系统已所剩无几,但它们仍然是俄军的重点打击目标。

尽管乌克兰总统呼吁俄军全面停火,但他们对俄罗斯库尔斯克边境地区的进攻一天也没有停过,目前俄乌两军仍然在库尔斯克境内的乔特基诺村一线进行激烈的争夺。

雷利斯克镇离乔特基诺村大约37公里,是在这一线作战俄军的后勤基地和指挥中心,从去年8月以来,这个城镇多次遭到乌军海马斯系统的袭击,但这一次乌军显然失算了。

据俄罗斯《军事评论》报道,5月11日,苏梅地区乌军使用两部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袭击了库尔斯克雷利斯克镇入口的一家酒店,导致两辆汽车和两栋私人住宅严重受损,3 人受伤。

酒店的洗车场被炸出一个大坑

随后,俄军侦察无人机迅速捕捉这两部海马斯系统的踪迹,并在苏梅州西北部的纳戈尔诺夫卡村附近先后使用自杀式无人机和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将它们一一摧毁。

5月12日,俄罗斯国防部对外发布了俄军摧毁两部乌军海马斯系统的视频,乌克兰方面并没有否认俄方战报的真实性。

乌克兰媒体在最近两天也没有提及其海马斯系统对雷利斯克的打击,这可能意味着乌军在打击过程中,其海马斯火箭弹可能因俄军的电子战而偏离了目标。

乌军的海马斯系统没有打中俄方军事目标,而自己却被俄军无人机和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摧毁,真是损了夫人又折兵!

据美国《纽约时报》5月10日报道,美国当局已经批准从德国向乌克兰转交125枚远程火箭弹和100枚“爱国者”防空系统导弹。

这些远程火箭弹正是乌军海马斯多管火箭炮使用的海马斯制导火箭弹。

由于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打击效能已下降了90%多,125枚远程火箭弹显然无法影响乌克兰战场的局势。

2022年6月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第一次出现在乌克兰战场的时候,美军每周向乌克兰运送的海马斯制导火箭弹的数量就达上千枚。

为了切断北赫尔松俄军的运输线,乌军最多一天就向连结南北赫尔松的安东诺夫斯基大桥就发射了多达100枚海马斯制导火箭弹,在数千枚海马斯火箭弹高强度的打击下,乌军最终瘫痪了这座大桥,并于2022年11月份成功地迫使俄军撤到南赫尔松,实现了对北赫尔松的控制。

被海马斯火箭弹击穿的安东诺夫斯基大桥桥面

此外,从2022年6月起,乌军使用美制海马斯多管火箭炮摧毁了俄军在顿巴斯和哈尔科夫前线大量的弹药库和前线指挥所,成功地逆转了战场局势,迫使俄军不得不从哈尔科夫到塞弗尔斯克数百公里的战线上全面后撤。

2023年上半年开始,俄军推出两项措施来应对乌军的海马斯系统。

其一,使用电子战设备,干扰海马斯火箭弹的卫星制导系统,使之无法准确命中目标,从而达到降低其作战效能的目的。

其二、完善由侦察无人机和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组成的快速打击体系,使俄军从发现到打击目标的时间从此前的一个多小时,缩短到只有几分钟,只要乌军的海马斯系统发起打击,俄军很快就能将其摧毁,海马斯系统的高机动性也因此失去了意义。

据俄罗斯国防部4月26日发布的战报,在为期8个月的库尔斯克战役中,俄军共摧毁64具火箭炮发射装置,其中包括15套美制海马斯系统和7套同类作战系统,这些乌军装备大多位于乌克兰的苏梅州境内,以俄罗斯库尔斯克境内的俄军为打击目标。

这些美制海马斯系统中的绝大部分是2024年11月到12月被俄军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摧毁。

由于巨大的损失,乌军一度不敢再在库尔斯克方向使用海马斯系统。

但除了海马斯系统之外,乌军并没有打击俄军前线弹药库和指挥所的有效工具。

因此,在库尔斯克边境的激战中处于下风的乌军,不得已又将这款在乌克兰战场上消失已久的“神器”搬了出来,但只进行了一轮齐射,就被俄军打掉了。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乌军更不敢使用海马斯系统了。

如果说2022年下半年的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是乌军在战场上的绝对主力,那么今后的海马斯系统就只能搞搞游击战了。

本文仅在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引用,其它出处均为抄袭,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特此声明!

来源:泰鲁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