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一些新型“消费陷阱”披着更具迷惑性和欺骗性的“外衣”,出现在消费市场。
这……啥情况?
秦皇岛市区一大超市
突然停业!
大门被警方贴上封条!
有网友爆料
海港区民族路上的一家超市
突然被警方查封!
“昨天还在营业
今天就关门大吉了……”
现场照片显示
超市大门已被秦皇岛市公安局
海港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
贴上封条
消息一出
引发众多网友讨论:
谨记!投资有风险
面对高利诱惑更要保持警惕
以免落入陷阱!
近年来,一些新型“消费陷阱”披着更具迷惑性和欺骗性的“外衣”,出现在消费市场。
例如,一些非法集资犯罪,打着创业创新旗号,虚构盈利前景。
又如,以加盟网络商务平台、销售原始股、养老保健等为名,“披上新衣”的传销犯罪。
再如,以投资加盟、投资分红为名的合同诈骗犯罪。此外,利用新平台引流、非法荐股的非法经营犯罪,也逐步涌现。
很多人在不懂投资、一心只想赚钱的心态下,被不法分子利用,最终落入陷阱。
在经济犯罪中
最坑人的莫过于非法集资
近些年,已出现多起案件
什么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
四种常见手段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非法集资有四种手段:
一、承诺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骗取更多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
二、编造虚假项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公众信任;
三、虚假宣传造势
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广播电视、网络等发布广告,在报刊上刊登文章,雇人散发宣传单等,制造虚假声势;
四、利用亲情诱骗
有些非法集资的参与人,为完成或增加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
非法集资
“十大类型骗局”
公安机关还通过梳理近年来侦办的众多案件,总结出了非法集资的“十大骗局”:
1、借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2、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法集资;
3、通过认领股份、入股分红进行非法集资;
4、通过会员卡、会员证、席位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5、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联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6、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等进行非法集资;
7、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如“电子商铺”“电子百货”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8、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非法集资;
9、以签订商品经销合同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10、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当前非法集资手段花样翻新,变种层出不穷,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以给付回报为诱饵、非法面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特征不变!
来源:铿锵蝈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