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835年,唐朝发生了震惊天下的甘露之变。唐文宗本想以观甘露为名,联合大臣诛除权势熏天的宦官仇士良,结果被反噬,宰相以下一千多人被杀。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赏析导航】
公元835年,唐朝发生了震惊天下的甘露之变。唐文宗本想以观甘露为名,联合大臣诛除权势熏天的宦官仇士良,结果被反噬,宰相以下一千多人被杀。
杜牧时在东都洛阳任职,侥幸躲过了这场血腥屠杀。
两年多以后,杜牧被任命为宣州团练判官。宣州古属吴越,乃一历史文化名城。大诗人谢朓曾任太守,因得名“谢宣城”,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等名句问世;诗仙李白曾多次到访,并写下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独坐敬亭山》等著名诗篇。
八年前,杜牧曾到这里做过江西观察使的幕僚。再次来到这里,已是物是人非。
这天,杜牧来到开元寺。步入水阁,遥望远处的敬亭山,俯瞰脚下的宛溪水,以及溪水两岸参差坐落的人家,感慨顿生,挥笔写下这首七律。
六朝文物,
唯见衰草连天;
碧空闲云,
古今几多变幻?
山色空濛,
鸟儿飞进飞出;
溪水潺湲,
融汇人歌人哭。
秋雨倾注,
千家万户,
拉出道道帘幕;
夕阳斜照,
亭台楼阁,
笛声晚风相护。
范蠡泛舟,
惆怅无缘得见。
烟树掩映,
遥望迷离五湖。
——范蠡功成身退,既实现了报国之志,又免遭兔死狗烹下场,历来为人所钦佩。
杜牧本人,热心政治,也很有才华,只是一直不受重用。宛如千里马被束缚于马厩,郁郁不得志。另一方面,晚唐时期,政治混乱,藩镇割据,刚刚经历了“甘露之变”,宦官更是一手遮天。此种光景,明哲保身还是迎难而上,是每个人都需要面临的问题。
从吴国以来,历经东晋、宋、齐、梁、陈等几个朝代,这里也曾经繁盛一时,可如今还剩下什么呢?
只有那浩浩沧溟,悠悠白云,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它们都永不改变。
再看那敬亭山前,鸟儿飞来飞去;宛溪两岸,人们或歌或哭,生息繁衍。
深秋时节,雨水在千家万户前挂上帘幕;夕阳西下,晚风送笛声缭绕在亭台楼阁。
人间正道,不正是与自然融为一体,随波逐流,随心所欲吗?
此时,杜牧不禁羡慕起范蠡来:泛舟五湖,岂不快哉!
可是,杜牧能做到吗?
他现在人到中年,并无显著政绩;满腹经纶,还没有得到施展。——心有不甘啊!
现在国家多难,正应持危扶颠,如果能像范蠡一样,挽狂澜于既倒,岂不更有价值?
只是当今天下,皇权旁落,政治黑暗,一介判官,又能有多大能耐?
——杜牧迷茫了!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看看东边,烟云迷蒙的五湖方向,禁不住惆怅叹惋。
此诗境界阔大,寄慨遥深。尤其“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等句,因其语言清丽明快,意境含蓄蕴藉,画面感十足,历来为人称道。
来源: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