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雅集”首次引入“Deepseek诗词创作互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1 18:16 1

摘要: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华诗词学会主办,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协办的第十四届(乙巳)“海棠雅集”在恭王府博物馆东二区举办。100余位来自诗词界、教育界、艺术界、文化界的名家学者赴会,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借古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华诗词学会主办,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协办的第十四届(乙巳)“海棠雅集”在恭王府博物馆东二区举办。100余位来自诗词界、教育界、艺术界、文化界的名家学者赴会,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借古体诗词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抗战精神,歌颂祖国大好山河。

伴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吴钊先生的琴曲《欸乃》,活动拉开帷幕。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冯乃恩,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峰先后致辞。冯乃恩提出,在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特质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文化活动在组织形式、传播方式等方面的优秀经验,通过多元互动,促进文化艺术的交流互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实践参考。林峰强调,抗日战争时期,恭王府虽历经如磐风雨,但其承载的文化精神始终没有颓废。以诗词致敬抗战英烈,既是对前辈先贤的缅怀,更是对和平世界的珍视。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海棠雅集”首次引入“Deepseek诗词创作互动”,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嘉宾体验诗词创作。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现场分享了人工智能的三个特点:知识检索、语言理解、逻辑推理,指出AI是对人类思维方式的模拟。

据悉,恭王府“海棠雅集”由来已久,自清代恭亲王奕䜣时期便是定制,其后人载滢及其孙辈溥儒一以贯之,使文脉得以延续。2011年起,在周汝昌先生的倡议下,恭王府博物馆恢复“海棠雅集”传统,于每年4月中旬邀请国内专家学者欣赏海棠,吟诵诗词。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