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小京看话剧》新书发布会 | 你好,我是北小京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17:35 1

摘要:“北小京”,TA或许未曾料到,这个带着老北京俚语气的ID会成为中国戏剧评论史上不可忽视的符号。看话剧的,从事话剧行业的,但凡对话剧有一星半点了解的人,没有人不知道北小京。TA几乎成为了观众们看戏的风向标,也是戏剧同行们又恨又爱的毒舌。

海报设计:范晔文

“北小京”,TA或许未曾料到,这个带着老北京俚语气的ID会成为中国戏剧评论史上不可忽视的符号。看话剧的,从事话剧行业的,但凡对话剧有一星半点了解的人,没有人不知道北小京。TA几乎成为了观众们看戏的风向标,也是戏剧同行们又恨又爱的毒舌。我相信所有创作的过程,如果始终怀有初心,都是一种笨拙的过程。我愿意以我的笨拙,继续陪伴戏剧灵魂的创作者。

……
自称"普通观众"的匿名评论家往往用最犀利的词句来评判话剧的好坏:"想看夸赞的麻烦您绕行"的锋芒,"疫情过后票价上涨,戏剧质量呢"的诘问,"今晚,他是一个伟大的导演"的呐喊,每每引发观众与从业者的共鸣与争论。无数人想要揭开TA的面纱,看看TA在社交媒体账号之外的生活与灵魂,但十三年来,“‘北小京’究竟是谁?”这个问题,始终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现在,“北小京”决定结束匿名,走到台前。为什么匿名?为什么揭开面纱?TA的回答是我们剧场见!4月1日,TA将携自己十二年亲临中国戏剧现场所写的戏剧剧评结集出版——《北小京看话剧》(全三册),与读者们剧场相见,这位沉默了十二年之久,一直以文字与世界交流的剧评人,终于要现身了。这是戏剧界2025年最大事件,许多戏剧界大咖们也将莅临现场,他们将与迷惑了他们十二年之久的神秘剧评人,现场对谈。2025年4月1日,您有机会和这位生活在“迷雾”中的匿名剧评家面对面,亲眼见证“北小京”从幕后到台前的变身。与多位“话剧圈大咖”一起,聆听“北小京”聊聊TA的“话剧人生”。01来了干点啥?🎫活动主题:《北小京看话剧》新书发布会🎯招募人数:80人🗓️活动时间:2025年4月1日 17:00📍活动地点:郎园Park(北京市石景山区上庄大街18号,郎园Park兰境艺文中心一层剧场)💴报名费用:198元/人(含签名版《北小京看话剧》一套🤝)

识别上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活动内容:参加知名剧评人”北小京“的新书发布会,并获得TA的亲笔签名,聆听TA与数位话剧界大咖的对谈,了解TA们与话剧之间的不解之缘,感受并重新思考话剧对人生的意义🤔02现场都有哪些环节?

01

17:00—18:00

签到+北小京现场签名

参加知名剧评人”北小京“的签售活动,获得TA的十二年剧评沉淀的最新力作《北小京看话剧》(全三册),在现场与这位匿名数十多年的剧评人面对面。

02

19:00—21:00

《北小京看话剧》新书发布主题演讲+沙龙对谈

聆听”北小京“谈谈TA的”话剧人生“,分享TA十三年匿名创作话剧评论的所思所想,感受TA在匿名十三年间写作剧评的真实体验更有机会看到这位以“犀利”著称的剧评人与话剧界大咖们的对谈,听听TA们之间的思维碰撞与话剧相关的思索,感受话剧为世界带来的魔力03我们希望你……

年龄不限,对话剧的热爱不分老幼。

热爱话剧、关心话剧,对话剧感兴趣。

听从工作人员安排,自觉遵守现场秩序。

还有多位神秘嘉宾前来现场,和北小京一起对谈,共同分享TA们的话剧人生!你将有机会与戏剧界大咖相遇。就差你了!快来参加吧!

识别上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无法到场的观众
可以通过生活书店视频号观看本次活动直播

你好,我是北小京

文丨北小京

一切源于偶然。

2012年2月23日我在新浪微博注册“北小京看话剧”的账户,发表了第一篇剧评。当时只因读到某纸媒发表的一篇对一部糟糕话剧的盛赞,怒起而动笔。2012年纸媒的影响力依然存在,相对专业一些的戏剧评价往往出自这里。那时候的戏剧评论界与大众是脱钩的,他们寂静地存活在内部期刊和校园里。戏剧评论界的高高在上与纸媒上利益共荣般的吹捧,形成了中国戏剧虚荣并盲目的现状:戏,无须分好赖,只看谁的资源配比更强大。作为观众,我不想再沉默。

2022 年,是我写剧评的第十年。

十年来,中国戏剧的发展是怎样的呢?从我个人的偏见来看,要说繁荣,当下的戏剧艺术早已脱贫,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和生活,但站在戏剧史的角度看,中国戏剧的舞台手段丰富了,却并没有带动戏剧艺术本质的发展。我在为与世界同步,甚至超过国际视野的中国舞美艺术鼓掌时,同时也深深感到他们像是一头壮牛在拉一辆破旧不堪的老车,精致、犀利的舞台美术表达,呈现了舞美设计家们对戏剧精神的追求,然而并没有启发其他创作者。在一个以讲故事、导演为大,现实主义表演为主流的戏剧舞台上,与80年代相比,中国戏剧水平没有进步。这门探求灵魂赤裸相对的艺术,在当代更像是一个精神萎缩的人,他越来越会穿衣服,说着潮流所需的金句,只是,他的目光越来越空洞。

我不是一个喜欢总结的人。对于戏剧的爱与恨我写在了每一篇剧评里。当初开写多少有些一吐为快的冲动,写着写着,我逐渐写得越来越慢,间隔时间也长了许多。时间,用来消退我每一次从剧场出来后的情绪,尽量等到自己相对客观的时候再下笔。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几乎是每一次落笔都要经历的过程。于我而言,喜欢或不喜欢一出戏不再那么重要,发现一出戏的精神亮点是我的追求。

很多人批评我过于犀利,呼唤我做戏剧人的朋友、知己,因为他们是脆弱的。我想说的是,北小京看话剧在注册的那一天开始,就决定不与任何人做朋友。隐身是为了褪去你和我身上的标签,我们就艺术谈艺术,我们不交换脆弱。你用戏剧舞台表达你的追求,我用戏剧评论表达我的理想。我相信戏剧评论是戏剧艺术的镜子,我愿意尽全力做一面真实的镜子。很多有真知灼见的戏剧评论家常常被利用,被挤压,被扼喉到了生出一套话术的地步,他们被困在生存、名声、权势和“戏剧人的好朋友”等桎梏中不能自由地畅所欲言。不知道在评论家套话中成长的戏剧人们,不照哈哈镜还习惯吗?你们是否交到了真的朋友?如果你们的成长、成功,促使知识分子更加沉默,这样的艺术现状是虚伪的,可鄙的!

反过来,请问谁来做观众的知己呢?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不比戏剧人少,却还要花钱来看飘浮在生活之外的戏剧人自我陶醉。谁来体谅他们呢?他们的脆弱跟谁倾诉?至少,观众是不想虚度一个夜晚而真诚地、主动地走进了剧场,不然,干吗不去唱K呢!

一个人,一个晚上,看一出戏,能得到多少信息?我即使事前事后做尽了资料阅读,写出来的依然是主观的,也许在某些创作者眼里是偏激的、恶毒的。不与戏剧人做朋友,意味着我没有可能了解他的创作理念、个中辛苦,我也没有财力和时间进行二刷、三刷。做不了朋友也绝对不是敌人,你们在成长,我同样在成长。剧评没有对错,正如艺术没有正确答案一样。我希望我的笔和纸之间只有学识、经验、热诚、初心,将这些混合在一起,等待情绪的消退、虚荣心的消退,才开始写,而且这个过程在每一次走进剧场,每一次决定写剧评的时候,都在更新。

我被指责过你落伍了,过时了。我很想说,我落了谁的伍?站在哪个时间节点认为我过时了?那么,你们自诩的先锋戏剧、观念戏剧,与世界舞台接近吗?你们可以控制媒体宣扬你们成功、优秀,标榜你们为戏剧做出的贡献,但是请不要把手伸进我的书房,你们可以呼朋唤友穿华服,我也可以在自说自话中寻找精神的火种。我们的精神世界正在被整齐划一地侵蚀着。当沉默的大多数走进剧场,依然要被打着艺术旗号的人操纵着喝彩,抱歉,我宁愿落了这个伍!时代的先进性绝不是成功者的宣言,一个时代是否伟大,在于知识分子是否不再沉默,失败者是否有被宽慰的舞台。

北小京看话剧,不承载任何标签。我用十年时间仅写了二百三十八篇剧评,约四十三万字,并不高产。隐身写作更像是我与自己的对决——与我的虚荣对决,与我的情绪对决,与我的经验对决。如同一场长跑,除了出发的枪声之外,我只有持续不断地跑,没有终点,没有教练,没有同伴,没有风没有雨,只有跑。写剧评对别人来说是什么我管不了,于我而言,是庄严的!

我愿意保持我的庄严,尽我最大的力发声。

你好,我是北小京!

我继续写。

2022年3月2日

本文曾收录于2023年《中国戏剧年鉴》

本文摘自《北小京看话剧》(全三册)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主办方

作为中国出版界的“老字号”,1932年7月,生活书店在上海诞生。2013年6月5日,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作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管、主办的全资独立出版社,正式恢复设立,开始运营。生活书店秉持“竭诚为读者服务”的店训继续推出经典、普及、年轻化的人文社科图书。首创郎园,隶属北京市属国企——首创集团,是首创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板块、深耕城市更新领域的重要品牌线,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文化发展平台”和“最具人文关怀的城市文化运营商”。首创郎园2009年起步于北京CBD,历经15年发展,形成了以有温度的精准运营为核心能力、以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内容融合发展的城市生态体运营为特色的1+3+N业务模式。
目前旗下运营郎园Vintage、郎园Park、郎园Station、BOM嘻番里、杭州·白马湖动漫广场、深圳郎园Garden等项目,服务范围涵盖北京、上海、深圳、浙江、江苏、福建等地。2024年,首创郎园将继续深度服务首都文化中心建设,面向全国,坚守城市更新主业,持续拓展文化赋能新消费、文化服务基层治理,提升科技文化融合产业服务,坚持市场化运营,持续提升文化产业与文化商业、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的生态建设能力。

来源:生活书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