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城同行·产业之城|百年工业厚重有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8 22:11 1

摘要:从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中国葡萄酒工业化酿造先河,到抗日战争烽火中创建山东第一座兵工厂,再到万华化学、中集来福士、荣昌生物等企业闪耀国际舞台,烟台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辉煌历程。

烟台,因港而立、因工而强。

从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中国葡萄酒工业化酿造先河,到抗日战争烽火中创建山东第一座兵工厂,再到万华化学、中集来福士、荣昌生物等企业闪耀国际舞台,烟台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辉煌历程。

百年工业,厚重有品。从“品重醴泉”到“品重烟台”,从被誉为“老三样”的张裕、北极星、三环等百年老字号,到“蓝鲸1号”、神舟飞船、海上火箭、C919大飞机等“大国重器”,烟台持续不断用“品重”续写着时代的辉煌。烟台百年工业激越沉雄的恢宏历史画卷,承载、印证着实业报国的民族工业基因,参与、见证了烟台发展的沧桑巨变,为这座城市积淀了丰富厚重的底蕴,也积蓄了走向未来的底气。

民族工业发祥地融入全球产业链

烟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工业企业在这里相继创办,在夹缝中生存,励精图治发展壮大。

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胸怀富民强国梦想,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葡萄酒现代化酿造的时代。在张裕等民族企业带动下,烟台孕育了全国第一家造钟企业宝时造钟厂,全国第二家啤酒厂醴泉啤酒厂,山东省第一家罐头厂利丰罐头公司等。

烟台的“宝时钟”“三环锁”“飞轮罐头”“罗锅香皂”等名品走向全国,形成以轻工业、食品业为主的近代工业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烟台工业发展日新月异,经历了曲折历程,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工业化进程。经过恢复、发展、调整,诞生了全国最早的机床附件专业生产厂、轴承仪器厂,在山东省率先试制成功氨制冷压缩机、成为主要造锁基地,传统轻工业大放光彩、黄金产业驰名全国……可以说,基本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烟台工业腾飞,始于改革开放。1984年,烟台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烟台勇立潮头、乘风破浪,一批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批现代企业崛起腾飞,一批开放先锋落地生根,美国通用、富士康、韩国LG、韩国斗山、新加坡来福士造船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中粮集团、中节能等一批埠外企业集团纷纷在烟投资建厂,之后生产出了烟台第一辆轿车、第一台挖掘机、第一部手机、第一台电脑、第一台电视……逐步构建起基础较好、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工业发展格局,开启了烟台开放发展的新篇章。

顶层设计叫响“制造业强市”品牌

制造业强市战略,在烟台工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着工业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层次的持续提高,以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的工业发展思路日渐清晰。以此为基础,烟台深入实施“8515工程”“双百千工程”“制造业强市”等一系列发展战略,吹响了向质效双优的现代化制造业强市进军的冲锋号。

2021年7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烟台提出大力实施“9+N”产业集聚培育工程,培育形成2个2000亿级、4个千亿级、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2021年9月,市政府印发《烟台市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在“9+N”重点产业基础上,以制造业为主体确定了16条重点产业链;2022年8月,市委、市政府印发《烟台市实施企业倍增计划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双组长顶格实施“倍增计划”;2024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印发了《实施六大行动、聚力链式发展,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机制,通过聚链实施六大行动……

在一系列战略措施的深入推进下,烟台制造业强市的根基愈发坚实。目前,烟台工业门类涵盖了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拥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13家百亿级企业,在“上天、下海、入地”等“大国重器”背后频现烟台元素。到2024年,烟台工业规模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前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673.1亿元、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0%以上。

创新基因激发城市新质生产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烟台工业的发展,也是一部不懈创新的历史,创新成为制造业竞争发展从“跟跑”向“领跑”转变的第一驱动力。

烟台以创新驱动产业变革,在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烟台制造业强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创新平台是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衔接的枢纽。烟台加快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引建。同时,充分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积极创建了7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73家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244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新型创新载体,建立了富有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数智创新跑出企业转型“加速度”。烟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管理全流程中的融合应用,积极构建数字产业新生态。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发展迅猛,基站数量、数据流量、用户规模保持在全省第一梯队,标识解析综合性二级节点开通运营。

展望未来,烟台明确新目标——锚定“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以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为牵引,加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链条化发展,在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征程中展现“烟台担当”。

黄海之滨,这片工业热土正以创新为墨,以实干为笔,书写着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YMG全媒体记者 高少帅

本文来自【烟台市融媒体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