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崇信县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全面践行“捕、诉、监、防、教”工作模式,用心用情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县域内涉罪未成年人数量已连续三年“零增长”。
近年来,崇信县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全面践行“捕、诉、监、防、教”工作模式,用心用情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县域内涉罪未成年人数量已连续三年“零增长”。
打造“一站式”工作中心,构筑未成年人教育港湾。以法治教育基地、讯(询)问室、宣告室、心理疏导室、多媒体功能室为主,精心打造了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于一体的未成年人“一站式”工作中心。组建“芮鞫晨曦”未检团队,成立三个志愿小分队,积极拓展一系列涵盖心理疏导、法律援助、观护帮教等服务“成长套餐”,对罪错未成年人、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心理测评4次,进行心理疏导、亲职教育、现场帮教20次,帮助他们走出阴霾,重拾生活信心。
开展“一系列”普法活动,点亮未成年人学法灯塔。以“一号检察建议”为重要抓手,坚持“线上普法小课堂+线下送法上门”相结合,选派10名法治副校长深入校园,系统开展“法治进校园”“法治夏令营”“开学第一课”“检察开放日”“宣传快板”“秦腔清唱会”等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共开展法治宣讲62场(次)、“检察开放日”3次、主题班会和法治小课堂8次,组织在校学生进行庭审现场观摩2次,播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微电影30场,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为广大未成年人戴上“安全帽”、扣上“平安扣”。
创新“一体化”工作模式,夯实未成年人维权根基。联合县司法、人社、妇联、残联等部门设立全省首家“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站”,搭建起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的高效联动桥梁,打破维权壁垒。建立健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揭牌成立全市首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与共青团崇信县委挂牌成立全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成功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41件,提供家庭教育指导9次,发出《督促监护令》2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权益保护网络,让未成年人在维权之路上不再孤单。
提升“全方位”综合履职,筑牢未成年人守法防线。以案件办理为切入点,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全面融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打好综合履职“组合拳”,对3件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提起公诉,办理公益诉讼2件,强制报告制度倒查追责6件,让未成年人得到更好、更有力、更全面的守护,实现对涉案未成年人由单一刑事司法保护向全面综合保护跨越转变,着力推动检察环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扎实开展。
构建“多元化”救助体系,汇聚未成年人救助暖流。聚焦未成年人保护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充分发挥“四大检察”统筹一体、融合监督优势,严格规范落实未成年人检察特殊制度,打造兼具广度和深度的救助体系,共通过“两微一端”发布未成年人保护相关信息1200余条,适用法定代理人到场18次,合适成年人到场16次,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10次,开展社会调查6次,提供法律援助7人,封存犯罪记录2次。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救助措施,让身处困境的未成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制定“个性化”矫治对策,助力未成年人回归正轨。充分准确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并将教育矫治融入办案全过程,制定个性化矫治方案,通过定期回访、集中帮教、法治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干预等多种帮教措施,逐步实现依法惩治、精准帮教、有效管束、促进保护协同并重。共对附条件不起诉对象开展回访18次,集中帮教9次,家庭教育指导2次,心理干预2次,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已全部顺利回归社会、无一再犯。
芮鞫晨曦耀前路,检察温情护未来。崇信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用行动践行职责使命,用担当守护每一位孩子,积极构建多元化未检工作新格局,让每一粒法治的种子都落地开花、向阳而生。(刘丽芳)
来源:平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