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悉,SM8845首次采用台积电第三代3nm工艺N3P,相较于前代4nm技术,晶体管密度提升约10%,功耗降低15%-20%。
不得不承认,如今的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其中高通作为行业巨头,再次以激进的策略引发关注。
因为根据爆料,高通将于今年10月发布两款骁龙8系新平台——SM8850(骁龙8 Elite 2)和SM8845。
后者作为一款与子品牌联合定制的旗舰芯片,凭借台积电3nm工艺与自研架构的突破,成为行业焦点。
对于性能党来说,接下来的芯片市场表现自然会极具吸引力,因此让我们长话短说,一起来看看到底有多少吸引力吧。
据悉,SM8845首次采用台积电第三代3nm工艺N3P,相较于前代4nm技术,晶体管密度提升约10%,功耗降低15%-20%。
这一工艺不仅提升了芯片的运算效率,还显著优化了高负载场景下的发热问题,例如在安兔兔跑分测试中,SM8845的综合成绩接近300万分,与骁龙8 Elite(SM8750)的旗舰表现仅有微小差距。
而SM8845的另一大亮点是搭载高通自研的Oryon CPU架构,该架构源于高通收购的Nuvia团队技术,通过定制化设计优化多核调度与AI算力分配,实现单核性能较前代提升25%。
结合Adreno GPU与Hexagon NPU的协同,SM8845在游戏渲染、AI图像处理等场景中展现出更高的能效比。
从市场定位来看,SM8845填补了高通中高端芯片的空白,其综合性能超过骁龙8 Gen3,但略逊于骁龙8 Elite 2(SM8850)。
主要面向子品牌的标准版机型,这种“次旗舰”策略既避免了与正统旗舰的直接竞争,又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不过需要了解,此前的子系列机型基本都是标准版搭载次旗舰芯片,Pro版本搭载当代芯片,这也是长久以来的策略。
但有了新的芯片到来之后,可能就意味着骁龙8 Elite处理器很难大幅度的下放到标准版机型上面。
不过,骁龙SM8845处理器的性能接近当代旗舰,但成本更低,使标准版机型也能提供“准旗舰”体验。
只不过SM8845的定制化模式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比如联发科已计划推出天玑9500与天玑9450双平台,直接对标高通。
而且更多厂商或加入自研架构赛道,例如vivo的V系列芯片与小米的澎湃系列均在加速迭代,甚至国产Soc也逐渐发力。
所以未来的芯片市场,竞争应该会变得更激进,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选择,也会变得与众不同。
其次,SM8845的“联合定义”模式延续了高通与子品牌的合作传统,例如REDMI曾与高通共同调校骁龙7+ Gen2芯片。
而此次合作中,REDMI、iQOO、真我和一加均被视为潜在的首发品牌,比如REDMI K90标准版可能搭载SM8845,而Pro版则采用骁龙8 Elite 2。
又或者是一加Ace6可能选择SM8845以强化其性能标签,并通过直屏设计与小屏机型差异化竞争。
iQOO Neo系列作为vivo旗下主打性价比的子品牌,iQOO Neo11系列也可能通过SM8845对标红米K系列。
对于子品牌而言,首发SM8845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象征,更是市场卡位的关键,通过定制化芯片,品牌可以在成本控制与性能释放之间找到平衡,避免因采用骁龙8 Elite 2导致售价过高。
还有就是这种策略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就是对消费者而言,SM8845意味着中端机型将具备更强的性能与更低的功耗。
第二个就是对行业而言,定制化芯片推动了技术民主化,使中小品牌也能通过差异化合作参与高端竞争。
不过,高通同时推进SM8850与SM8845,需警惕产品线过于分散导致的定位模糊,若SM8845过度挤压骁龙8 Gen3的市场空间,可能影响高通整体营收结构。
况且如今的骁龙8s系列也是有着很不错的表现,所以芯片数量越多,可能也会出现优化方面的一些问题。
总而言之,通过台积电3nm工艺与自研架构的结合,SM8845为子品牌提供了性能与成本的最优解。
尽管挑战犹存,但其带来的市场活力与用户体验提升,无疑为2025年的智能手机市场注入了新的期待。
对此,大家有什么期待吗?一起来说说看吧。
来源:霸气的科技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