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2月,广州某教培机构一段视频引爆全网:20多名员工在电梯口集体跪拜,高呼"启明分校,生死不辱使命,欢迎黄总到来"。领导举着手机拍摄,满脸笑意地从跪成一片的员工面前走过。拍摄者称,因校区业绩不佳,此举是为向视察的黄总表决心。
一、电梯口的"清朝穿越剧":当尊严沦为业绩祭品
2024年12月,广州某教培机构一段视频引爆全网:20多名员工在电梯口集体跪拜,高呼"启明分校,生死不辱使命,欢迎黄总到来"。领导举着手机拍摄,满脸笑意地从跪成一片的员工面前走过。拍摄者称,因校区业绩不佳,此举是为向视察的黄总表决心。
画面中,西装革履的员工们如同臣子觐见皇帝,与现代职场环境形成强烈割裂感。网友震惊:"这是教育机构还是传销窝点?"面对舆论质疑,涉事机构称视频是"恶搞拼接",但现场目击者证实:"他们每月都有类似'宣誓',领导最爱拍视频发工作群。"
二、从跪拜到谢罪:职场PUA的"创新"羞辱
这并非孤例。某奶茶店员工因漏放配料,被戴上"手铐"挂着"谢罪牌"游街;某科技公司要求员工上厕所需填写《如厕申请单》,写明"排泄原因及时长";更有企业因业绩不达标,强迫员工吃"死神辣条"致住院......这些荒诞的"服从性测试",正在将职场异化为"驯化场"。
哲学家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指出:功绩社会用"积极自由"掩盖剥削本质,让打工人在自我压榨中丧失主体性。就像卡夫卡《变形记》里的格里高尔,即便变成甲虫仍惦记工作,最终被社会抛弃——这正是当代职场人的隐喻:我们被异化为可随时替换的工具。
三、为什么他们不敢反抗?
有人质问:"被羞辱成这样还不辞职?"但现实是:
- 生存焦虑:超80%家庭存款不足50万(央行数据),失业意味着断供、就医无着。
- 就业寒冬:教培行业整顿后,该机构员工坦言:"辞职容易,再找工作难如登天。"
- 温水煮青蛙:从"自愿加班"到"集体跪拜",企业用渐进式压迫模糊底线,员工在沉默中习惯屈辱。
四、00后整顿职场:用魔法打败魔法
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觉醒。某00后员工请假被拒,当场播放领导语录:"你的工作大街上随便拉个人都能干。"老板哑口无言。还有员工在《如厕申请单》上写:"肠道菌群需要自由呼吸。"这些看似荒诞的反抗,正是对异化的温柔反击。
五、法律亮剑:让尊严回归职场
专家指出,此类行为涉嫌违反《劳动法》《民法典》,企业不得因员工拒绝侮辱性要求而解雇。2025年人社部新规强调:"用人单位不得通过侮辱、体罚等方式强迫劳动。"但更关键的是,劳动者要敢于说"不"。正如《我的阿勒泰》中母亲所言:"人不是工具,不必时刻有用。"
结语
当跪拜成为"企业文化",当尊严需要"测试",我们失去的不仅是职场温度,更是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每一次对屈辱的沉默,都是对压迫的纵容。愿每个打工人都能挺直腰杆说:我可以为五斗米折腰,但绝不跪着挣钱。
来源:仁爱喜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