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的肾脏病学顶刊之一JASN刊发了Transdermal GFR(经皮测量肾小球滤过率)测量技术的方法学研究结果[1]。这是继肾脏病学另一顶刊KI 2024年10月号发表关于荧光示踪剂瑞玛比嗪临床验证结果[2]之后的又一重要文献。值得注意的是,KI
导语
目前已发表的两项TGFR临床研究结果均来自临床2期的pilot研究。两项研究分两步证明了TGFR技术的临床有效性:首先采用血浆清除率法,通过与“临床金标准”碘海醇对照,证明瑞玛比嗪是新型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标志物;然后通过对照瑞玛比嗪的经皮法和血浆清除率法获得的GFR的一致性,证明经皮检测方法测量GFR的准确性。
研究背景
肾功能评估现有的临床标准是以单一时间点的血肌酐和 或胱抑素C通过公式得到的估算 的 肾小球 滤过率 ( eGFR ) 。 eGFR是基于群体回归衍生出的平均值,并不是直接测量 GFR ,对于特定个体经常是不准确的。
诸多直接测量GFR的外源性标志物方法操作繁琐,主要用于研究目的,无法用于床旁测定。自1970年代以来,陆续有床旁测定GFR的技术研究,近20年的研究转向采用外源性荧光示踪剂的方法。今年1月17日,美国FDA批准采用荧光示踪剂瑞玛比嗪的经皮肾小球滤过率评估系统MediBeaconTransdermal GFR System上市,成为首款获批用于床旁精准GFR评估的技术。2月18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经皮肾小球滤过率测量设备(TGFR)上市。
本期介绍的研究发表于JASN 2025年第8期,数据基于TGFR注册的探索性研究(Pilot study)。同期研究已证实瑞玛比嗪与碘海醇的血浆清除率对照具有高度一致性,是可用于人体的新型GFR标志物,相关文章发表于Kidney International 2024年第4期。此前,瑞玛比嗪已完成24项正式的临床前毒理学、安全性和药理学研究。本研究进一步证实,采用瑞玛比嗪的TGFR方法测得的GFR(tGFR)与瑞玛比嗪血浆清除率法得到的体表面积标化的GFR(nGFR)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经皮检测方法可用于GFR测量。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根据美国FDA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豁免(IDE)规定授权的探索性2期临床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研究。
1.参与中心:华盛顿大学临床研究中心、圣路易斯大学临床研究中心、奥兰多临床研究中心
2.受试者(n=74):根据2009年CKD-EPI公式的eGFR筛选,15-120mL/min/1.73m²;根据Fitzpatrick肤色评分,1-3型46例,4-6型28例
3.采用TGFR系统进行经皮荧光测定,传感器置于受试者胸部
4.以1.5mg/kg静脉注射瑞玛比嗪,给药后5、10、15、30、60、90、120、180、240、300、360、480、600和720分钟采血,测定瑞玛比嗪的血浆浓度。以血浆清除率法计算GFR,并以体表面积标化得到nGFR
5.根据经皮荧光强度随时间衰减拟合曲线并计算出荧光清除率(FCR),通过与nGFR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转换为tGFR,以Bland-Altman评估FCR与nGFR间的关系(P10、P20、P30)
经皮荧光检测系统的组成:A 传感器 B 传感器置于胸部 C 系统示意图
研究结果
1.经皮荧光数据及其药代动力学拟合曲线
在给药后约30秒,每位受试者均可测到经皮荧光数据,并持续至给药后12小时。
左图为肾功能正常受试者的经皮荧光随时间变化的代表性数据,荧光数据与血浆浓度数据相似,均符合二室药代动力学模型。右图为绘制在半对数坐标系中的经皮荧光数据,可以看到从血管向组织的分布相在起始段拟合为曲线,其后的肾脏清除相拟合为直线。
左图为肾功能受损患者的经皮荧光随时间变化的代表性数据。右图为半对数坐标系的对应数据。与肾功能正常者类似,曲线符合二室模型特征。
2.不同肤色受试者经皮荧光数据及其药代动力学拟合曲线
下图分别为不同肤色的肾功能正常受试者的经皮荧光随时间变化的代表性数据及其半对数坐标系数据。其荧光强度曲线回落到基线水平。
该受试者肤色为FSS 1型,mGFR为106mL/min
该受试者肤色为FSS 3型,mGFR为131mL/min
该受试者肤色为FSS 5型,mGFR为139mL/min
下图分别为不同肤色的肾功能受损患者的经皮荧光随时间变化的代表性数据及其半对数坐标系数据。在12小时的研究时间内不足以将瑞玛比嗪完全清除,荧光强度曲线不能回落至基线水平。
该受试者肤色为FSS 2型,mGFR为39mL/min
该受试者肤色为FSS 4型,mGFR为44mL/min
该受试者肤色为FSS 5型,mGFR为32mL/min
3.根据荧光强度数据计算得到经皮GFR(tGFR),并与nGFR进行一致性比较
确定二室模型曲线后半段的时间常数,其倒数即为瑞玛比嗪的经皮荧光清除率(FCR),将FCR与nGFR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其斜率为13363mL/min,每个FCR乘以线性回归斜率即可得到tGFR。
以Bland-Altman法比较tGFR与nGFR的一致性,P10、P20、P30分别为47.3%、71.3%、91.9%。散点图示tGFR较nGFR平均偏低0.94mL/min(95%CI 17.5~19.4mL/min)。
4. 安全性和耐受性
瑞玛比嗪在研究人群中耐受性良好,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所有不良事件均为轻度或中度。在血液学、临床化学、尿液分析、生命体征、心电图或体格检查方面未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良事件。
研究结论
采用新型GFR示踪剂瑞玛比嗪的经皮荧光检测系统可用于床旁检测肾功能正常或受损患者的GFR。本研究受试者涵盖了整个FSS肤色范围,并为所有受试者得出实际的tGFR值,tGFR与血浆法的GFR显著相关。经皮GFR测量技术将在床旁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mGFR结果,并用于多种临床场景。
参考文献
[1]J Am Soc Nephrol. 2025 Feb 7;36(8):1592-1602.
[2]Kidney International (2024) 106, 679-687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