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疾控发布4月健康提醒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1 16:53 1

摘要:四月芳菲醉,人间仲春时。四月是人们外出踏青、春游好时节,但同时又春雨连绵、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安溪疾控中心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病、布鲁氏菌病、诺如病毒和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外出踏青时许多人喜欢采摘毒蘑菇,应注意防范

四月

健康提醒

四月芳菲醉,人间仲春时。四月是人们外出踏青、春游好时节,但同时又春雨连绵、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安溪疾控中心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 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病、布鲁氏菌病、诺如病毒和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外出踏青时许多人喜欢采摘毒蘑菇,应注意防范 食物中毒

01

预防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春季天气多变,早晚温差较大,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特别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引发呼吸道疾病。常见的春季呼吸道病原体包括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和水痘等。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主要为发热、咽痛、头痛、咳嗽、咳痰、皮疹、乏力等。

健康提示:

尽管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主要都是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因此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方法也有共性,包括以下措施:

01.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建议出入医院、地铁、公交、商场等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手帕、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02.学校及托幼机构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追踪、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现学生聚集性病例,应及时上报卫生和教育部门。

03.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对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等,儿童应按国家相关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如流感、水痘等,按照自愿自费的原则进行接种。

04.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注意室内通风和清洁。多喝白开水,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02

儿童注意防范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典型皮疹表现为斑丘疹、丘疹、疱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等,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排泄物,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日用品和衣物等物品传播。

健康提示:

01.注意个人卫生,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指导儿童科学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应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洗手时用肥皂搓手20秒。

02.家庭常备“84”消毒液,定期清洁家居环境,特别是对孩子的餐具、衣物、玩具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并对家里地面、桌面、门把手、床围栏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03.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推荐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

04. 儿童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应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身体状况,如发现儿童手、足、口、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应及时就医。

03

预防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患布病的家畜是人类感染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我市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羊。布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人群普遍易感。

健康提示:

01.前往正规、没有布病疫情羊场购买羊只,定期对羊群进行检疫和免疫接种。

02.饲养家畜要圈养,人畜分居,避开水源,不要散养和混放。当出现牲畜流产时,避免直接接触流产物和死胎,应立即对其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03.养成良好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不要喝生奶、不吃半生不熟的肉及内脏;牛奶、羊奶要煮沸后饮用;做饭做菜时砧板做到生熟分开。

04.从事牛羊饲养、收购、屠宰、皮毛乳肉加工、兽医等行业的人员, 在工作过程中要穿着防护服装,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医治。

04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是引起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聚集性腹泻/急性肠胃炎常见病原体,主要症状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途径感染。开学季诺如病毒感染进入高发期,学校和托幼机构要重点关注,做好防护措施。

健康提示:

01.保持良好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措施。饭前便后应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认真洗手3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手消不能代替洗手。

0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高风险感染诺如病毒的食品应保证彻底煮熟。不喝生水,饮用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03.诺如病毒胃肠炎病人患病期间最好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2天,以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如果家人感染诺如病毒,患者应使用自己的饮食用具及生活用品,尽量不要与家人密切接触,尤其注意不要接触食物,不要照顾老人和婴幼儿。

04.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加强食品及饮用水安全管理,食品从业人员出现腹泻、呕吐等胃肠不适症状应暂时脱离岗位。一旦发现儿童、学生出现聚集性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诊治并报告当地卫生和教育部门,同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重点对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进行规范处置,使用含氯消毒剂对环境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要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接触污染物。

05

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

清明假期将至,跨区域、跨境探亲、祭扫、旅游等活动增加,猴痘、登革热、疟疾等传染病输入风险有所上升。有出境游玩计划的群众朋友一定要注意防蚊!

健康提示:

01.出国前可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或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 了解目的地的登革热、疟疾流行状况,并备好驱蚊剂、蚊帐、药物等。

02.避免蚊虫叮咬。前往登革热、疟疾流行区,应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长衣长裤、使用蚊帐等物理防护,使用驱避剂、蚊香驱蚊或服用预防性药物等化学防护,减少或避免在黄昏和夜晚蚊虫活动高峰期到户外活动。

03.除积水,清除蚊虫孳生地。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对难以清除的积水轮胎可投放双硫磷灭幼蚊。

04.出现症状及时就诊。如果去登革热、疟疾流行地区后出现发热(有时可达39℃)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说明外出旅居史。

06

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

4月气温回暖,晴雨不定,食物容易发生霉变进而产生毒素,发生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增加;野生植物和蘑菇进入采食期,发生误食毒蘑菇、断肠草和曼陀罗及食用河豚鱼等食物中毒事件的风险增加。

健康提示:

01.外出春游踏青时 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陌生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避免发生食物中毒。

02.一旦出现眩晕呕吐、呼吸困难、嘴唇发紫等食物中毒症状, 应尽快到附近医院就医;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和野生植物样品,以备鉴定蘑菇和野生植物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03.不捕捞、不购买、不食用野生河豚鱼;如果发生河豚鱼中毒后,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抢救,尽快排出毒物并对症治疗。

04.注意饮食安全, 加工食物时要做到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和烧熟煮透,不吃未彻底煮熟的食物,不喝不干净的生水,不吃霉变食物。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