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7世纪,在唐朝的版图上,江西,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隶属于江南西道。它远离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却因土地的富饶、气候的温润、物产的丰富、人口的兴旺而成为唐朝的一块南方翡翠。
朱虹 曹雯芹 著
公元7世纪,在唐朝的版图上,江西,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隶属于江南西道。它远离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却因土地的富饶、气候的温润、物产的丰富、人口的兴旺而成为唐朝的一块南方翡翠。
唐代,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洪州(今南昌市),和名邑长安、洛阳、广州、扬州、成都、泉州相比,洪州并不出众。但它好比一位妙龄花旦,带着三分俏丽、三分婉约和四分活力,有着自己独特的色彩。
初唐的江西与洪州,似乎总缺点什么,好比醇厚的美酒,缺少随风招展的酒旗;如同空谷中的幽兰,缺少世人欣赏的目光。
滕王阁,此时尚未成为江西的文化地标,它的修建,源自唐高祖李渊那个顽劣骄奢的小儿子李元婴。李元婴无论到哪儿,都要为自己修一座华美瑰丽的楼阁。滕王阁是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李元婴用自己的王号为其命名,在阁里整日寻欢作乐,喝酒赏花、听曲画蝶。
宋滕王阁图(局部) 北宋 郭熙(传)
李元婴走后,滕王阁渐渐无人问津,仿佛一颗沉入河底的珍珠,渐渐消逝于岁月的长河之中。
而一位叫王勃的年轻人,在李元婴离开江西22年之后,向江西走来,向洪州走来,向滕王阁走来。他一袭白衫,容貌俊美,玉树临风,手里拿着一支毛笔。他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他要赋予滕王阁不一样的内涵,不一样的气质,并且要让它在岁月的流转中永远熠熠生辉。
王勃(650-676),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为“初唐四杰”之首。他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王通是隋末的教育家、儒学家;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户参军,交趾、六合县令等职。王勃自幼聪慧,才华早露,9岁时撰成专著——十大卷《〈汉书注〉指瑕》后学习医术,曾为《黄帝八十一难经》作序。他16岁科考及第,授朝散郎,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命官,并入沛王府,成为皇子李贤的侍读。后因写《檄英王鸡》文,被唐高宗逐出长安。他任虢州参军时,又因私杀官奴被判死刑,所幸遇到大赦才死里逃生。
他积极探索唐诗创作的崭新道路,突破初唐流行的“宫体诗”的束缚,把诗歌的题材、意境从宫廷、台阁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逐渐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是初唐诗坛的代表人物。今存其诗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90多篇。代表作有《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在滕王阁盛宴之上,他仿佛神助,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写下773个字的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
从此,美酒有了精美的酒旗,空谷幽兰有了驻足观赏的路人。“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江西的绝代芳华就此展现在世人面前。滕王阁也如同被点化了一般,一跃成为江西的文化地标。
王勃第二十九卷
《滕王阁序》之后,江西的发展便渐入佳境,在中华文明的大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江西不仅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地和税赋来源,更培养出数不尽的优秀人才。
时至今日,《滕王阁序》仍然是江西文化的代表。因为这篇奇文,滕王阁在国人的心目中,已成了江西这片土地的地标性建筑。只要滕王阁在,文脉就在,先祖的庇佑就在,家园的福泽就在。江西风调雨顺、兴旺发达、文化昌盛,英才辈出;江西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安居乐业。于是,滕王阁便有了在一千多年的时光里,屡次被毁,却又屡次重新屹立于赣江之滨的传奇。
璀璨烟花映古韵 顾淑凤 摄
据统计,滕王阁经唐、宋、元、明、清历代,屡废屡兴,先后修葺达29次之多。其中,唐代5次,宋代1次,元代2次,明代7次,清代13次,近代于1926年被北洋军阀所毁。1942年,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带着弟子,根据“天籁阁”旧藏宋宫廷画《滕王阁》,亲手绘制了8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1989年,依据梁思成先生的设计图纸,第29次重建的滕王阁终于落成,成为江西当代文化史上的盛事。
年轻的王勃,仅凭一支笔,就给江西文化增添了一抹绚丽无比的色彩、一个永不谢幕的传说、一段回味无穷的传奇。仅凭这一点,如今的江西人,怎样为他树碑立传都不为过!
王勃的影响力不仅在中国。公元8世纪初,王勃的作品手抄本《王勃诗序》,包括那篇著名的《滕王阁序》被日本遣唐使小心翼翼地带回日本,进献给日本皇室。王勃的作品后来一直珍藏在日本正仓院中。他的另一篇作品《祭白鹿山神文》现珍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1931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宝”。直到当代,依然有日本学者孜孜不倦地研究王勃作品。
王勃虽然只活了26年,但他短暂的人生并不平凡。他是神童、是天才,是皇子的侍读,也是被皇帝亲自下令逐出长安的失意文人,他还是一名犯人,有过在阴冷潮湿的大牢里等待着人头落地的经历。
苏轼 北宋 小楷《滕王阁序》
让我们好奇的是,是怎样的因缘际会,让这位青年文人,带着如此复杂充沛的情感,以如此文冠天下的才华,写出这流光溢彩、跌宕起伏的千古奇文?
究竟是时代塑造了他,还是他开启并引领了一个时代?
他为什么能够被誉为“初唐四杰”之首?
为什么说他对唐诗的大爆发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在他仅仅26年的人生岁月里,他究竟拥有多少骄傲、多少遗憾,多少惊心动魄、多少黯然神伤,多少高光时候、多少至暗时刻?
除了《滕王阁序》和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他还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值得我们在茶余饭后细细品读、慢慢回味的作品?
这本书将为你一一解答,并将和你一道,穿越岁月的长河,来到初唐,感受那个属于诗人们的春天!
来源:南昌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