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之后有大疫!缅甸地震爆发猛烈瘟疫,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1 15:54 1

摘要:当全球目光聚焦救援,满心期盼奇迹不断上演时,一则噩耗传来——震后仅两天,重灾区曼德勒及周边城市,霍乱、登革热、疟疾三种传染病如恶魔般迅速暴发,感染人数呈直线上升。最令人揪心的“震后疫”,还是无情降临了。​

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伊洛瓦底江平原地区突发7.9级强震,刹那间,无数建筑轰然倒塌,繁华城镇沦为废墟。

截至30日21时20分,地震已夺走1700人的生命,致3400人受伤,约300人失踪。

当全球目光聚焦救援,满心期盼奇迹不断上演时,一则噩耗传来——震后仅两天,重灾区曼德勒及周边城市,霍乱、登革热、疟疾三种传染病如恶魔般迅速暴发,感染人数呈直线上升。最令人揪心的“震后疫”,还是无情降临了。​

这次地震影响的事情有很多,缅甸很多个地方都被损害。曼德勒,这座缅甸北部政府军控制的最大城市,处于震中的位置,受灾尤为严重。很多建筑物因为地震而受损,一瞬间这个看起来生龙活虎的城市陷入了沉寂。

地震发生后,缅甸政府迅速宣布内比都、实皆、曼德勒、马圭、掸邦东北部等地震灾区进入紧急状态,并呼吁国际社会提供援助。

然而,由于缅甸自身的经济实力有限,应对如此大规模的地震灾害显得力不从心。灾区断水断电,缺乏基本的生活物资和有效的救灾手段,受灾民众在废墟中艰难求生,急需外界的帮助。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句古老的谚语在缅甸地震灾区不幸应验。地震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基础设施破坏以及卫生条件的恶化,为瘟疫的滋生和传播创造了温床。

据我国广州日报3月30号发布的消息,缅甸重灾区突然爆发了猛烈的瘟疫,霍乱、登革热、疟疾等传染病正在迅速蔓延。

霍乱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是因为霍乱弧菌造成的不停拉肚子,还可能会传染给别人。患者会出现剧烈的腹泻和呕吐症状,短时间内就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

在地震灾区,由于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卫生设施瘫痪,人们很难获得清洁的饮用水和食物,这使得霍乱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

登革热是因为登革病而造成的,还是一种会传染的急性疾病,比较严重。缅甸本身气候炎热潮湿,适合蚊子滋生,地震后大量的废墟和积水为蚊子提供了理想的繁殖场所。

感染登革热的患者通常会有发烧、头疼以及关节疼痛等现象,还是比较吓人的。在灾区,随处可见被蚊子叮咬后皮肤红肿的人们,他们在忍受着地震带来的伤痛的同时,还要承受登革热的折磨,苦不堪言。

疟疾也是灾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同样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疟疾患者会出现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等症状,长期患病还会导致贫血和脾肿大。

在医疗条件有限的灾区,疟疾的治疗和防控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许多患者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反复发作,身体越来越虚弱,生活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这些瘟疫的传播速度极快,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几个受灾严重的区域,迅速蔓延到周边地区,让越来越多的民众陷入了疫病的威胁之中。

这场瘟疫的爆发并非偶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震对供水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许多水管破裂、供水设施损坏,导致污水与饮用水混合,水源受到严重污染。

在曼德勒,大量居民只能依靠收集雨水或从被污染的河流、池塘中取水来维持生活,这些未经处理的水源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成为了霍乱等水源性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卫生条件的恶化也不能落下。地震后,非常多的楼房都被震塌了,一瞬间城市看起来脏兮兮的,还有很多垃圾。这些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食物残渣,为蚊蝇等害虫的滋生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人的数量太多还拥挤也给文瘟疫提供了条件。地震发生后,许多居民失去了家园,不得不前往临时避难场所寻求庇护。这些避难场所往往空间狭小、人员密集,通风条件差,人们之间的接触频繁,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在缅甸地震和瘟疫两个大型的问题临上头时,各个国家都给予帮助,帮他们渡过难关。

缅甸作为我们国家关系比较好的邻居,急忙在他们需要的时候赶到。地震发生后,我们国家排出云南的救援队急忙感到救援。

中国救援队伍在困境比较大的灾区一声没有抱怨,就一直在帮助他们。他们不顾余震的危险,就直接在一片脏乱中开启救援,用上我们国家的专属工具。在救援过程中,中国救援人员展现出了高度的专业素养和顽强的毅力。

俄罗斯也迅速行动起来,向缅甸提供了援助。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3月30日消息,俄紧急情况部派出的载有“空中机动医院”的专机已抵达缅甸,为地震灾民提供援助。

除了中国和俄罗斯,还有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也纷纷向缅甸伸出了援手。马来西亚特别灾难援助和搜救队(SMART)30日在缅甸灾区投入救援工作,50名救援队成员携带医疗设备、救援车辆等装备,救援工作预期持续7天至14天。

泰国外交部30日表示,由55人组成的泰国军方救援队当天启程,前往缅甸曼德勒、内比都、仰光等地支援救灾,泰国政府还将向缅甸提供食品、药品等物资。新加坡民防部队于29日宣称,已经派遣80多个恩到达缅甸去救援,一定鼎力相助。

印度外交部宣称,3月29日,一架印度军用飞机飞抵缅甸。机上搭载紧急搜救队、医疗队,还有医疗用品、毛毯、食品等救援物资。

然而,与这些积极行动的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面对缅甸方面的求援,美国的表现却令人失望。地震发生后,美国总统特朗普虽然宣称将向缅甸提供援助,但却迟迟没有付诸实际行动。

美国在缅甸地震救援中的迟缓反应和吝啬援助,不仅让缅甸人民感到失望,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

结语

缅甸灾区瘟疫的防控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形势极为严峻。医疗资源的短缺是摆在面前的首要难题,地震使得许多医院建筑受损严重,部分医院甚至完全无法使用,医疗设备和药品也在地震中遭到破坏或丢失。

防疫难度的巨大也给防控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由于灾区范围广泛,交通和通信受阻,防疫人员很难快速、全面地开展工作。

国际社会的援助对于缅甸灾区的防疫工作至关重要。虽然已经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伸出了援手,但面对如此严重的灾难,援助力度还远远不够。

医疗物资的短缺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需要更多的国家和组织提供疫苗、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防疫人员的数量也远远不足,需要有更多专业的防疫人员前往灾区,协助开展防疫工作。

在这场与灾难的较量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国际间的团结互助。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救援队伍不顾自身安危,奋战在救援一线,为受灾民众带来了希望。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道主义精神,展现了大国担当。

来源:颜冬升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