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北衡水高中双休从传闻变成现实,浙江“卷王”宁波镇海中学也正式通知开始双休。
如今,连重点中学也拥有久违的双休了!
河北衡水高中双休从传闻变成现实,浙江“卷王”宁波镇海中学也正式通知开始双休。
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让双休落实力度拉满,浙江省教育厅开通一键举报通道,严禁周末补课。
甚至教室的摄像头直接联网到省教育厅,技术手段通通整上。
图片来源:网络
台州某高中学校体育馆变压器调试,直接全校停电,周末双休。
网友:看来这次是来真的呀!
随着重点中学陆续双休,从城市到县城,高中双休预计也将在全国范围落实到位、成为常态。
当周末不再属于教室,如何让孩子学会休息,过好属于自己的周末?当城市和县城同时“双休”,如何弥补城乡教育公平的裂缝?
1
重点中学都双休了,
双休或将全国落实到位、成常态
当周末清晨七点的校园不再人头攒动,晚自习的灯光逐渐稀疏,从一个月前开始,双休的风潮正吹向全国。
2月中旬,江苏南京、南通等地的中学陆续通知高一、高二学生实行双休,高三单休,同时还调整了早读和晚自习的时间。
2月20日,一则浙江杭州高中高一、高二学生周末双休的消息在家长群中广泛传播。
图片来源:网络
2月末,安徽省果断取消周末补课,全面实行双休制。
图片来源:网络
3月末,河南多地多所高中发布通知,实行无条件双休。
网友:真是忽如一夜双休来啊!
在双休开始后第二周的周末,双休的风也吹向了越来越多的重点中学。
被称为湖南四大名校的长郡中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沙市第一中学、雅礼中学已开启双休模式。
萌萌在湖师大附中念高三,她和父母都很支持学校双休,在他们看来,就算是机器,也要留些时间充电。
河北衡水中学双休也从传闻成了现实。
上完最后一节课,娟娟和同学们开开心心回到宿舍,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陕西西安的师大附中、工大附中等名校也开始双休。
阿德就读于西工大附中,父母比他更先得到学校双休的通知,晚上就给阿德打了电话分享这个好消息。
作为浙江高中的风向标之一的宁波镇海中学正式通知开始双休。
此外,浙江金华本地重点高中金华高中也实行双休。
一些家长难以接受,还在苦苦挣扎。桦林是一位全职妈妈,儿子考上金华中学后,她就辞职专心陪读。现在,突然的双休,桦林和丈夫都懵了,如何安排好孩子多出来的周末是他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无论怎样,双休在部分学校、甚至重点中学落实已成事实。不过在推行过程中,有些学校会有所调整,部分高中仍然允许学生自愿周末到校自习,只是不收费不强制。
河北衡水中学作为河北的头部高中,双休制度跟其他各校公布的双休方案很不一样,采取的是“10+2+2”模式:
每两周上十天课,中间那个周末不放假,但老师不教课,全部安排音体美+社团活动,第二周周五下午五点放学,周日上午十点就得返校。
许多家长都表示,这样的双休方式更加灵活,也不会耽误孩子学习。
长沙市教育局明确严禁高中在法定节假日补课,但探索出“自主学习模式”,长郡中学允许学生自愿到校自习。
图片来源:网络
嘉嘉所在的班级,一部分同学会自愿来学校自习,也有同学选择在家自习。
广西高中实行双休,但并不强制学生周末回家,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周末、节假日留校与否。
图片来源:网络
肖潇就是选择周末回学校的一员,回学校可以找老师解答一些难题,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运动。
不管各地学校是否采取自愿学习,采取怎样的自愿学习安排,双休已经落实到位、常态化。
而关于双休,上篇我们从学生、家长、老师各角度已经讨论比较全了,不过有两个问题,我们发现大家很关注,值得展开聊聊。
2
让孩子学会休息,
让“休息”成为教育的一部分
孩子离校后,周末如何过?
周末双休,孩子从学校回到了家里,有的家长怕孩子学习落后;有的孩子自己也不敢放松。
芬兰高中生日均学习5小时,但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芬兰人在读写、计算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均名列前茅。
这印证了“少即是多”的学习规律——适度留白更能促进知识内化。
周末双休并不是纵容孩子偷懒,也不是彻底躺平,而是给了孩子主动填补空白的机会,让孩子可以“娱乐”、“休息”,从“做题机器”变回“鲜活的人”。
那么,如何让孩子会休息、休息好呢?
NO.1
睡个饱觉
过去的高中生,从早上6点学到晚上10点,甚至12点,一周不间断,多少孩子是睡眼惺忪地度过早上,又哈欠连天地熬夜学习。
这下好了,周末双休了,疲惫的孩子们终于有时间睡个饱觉了。
张先生说自家孩子以前一周七天都被学习填满,看着孩子疲惫的样子,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现在孩子终于能好好睡个懒觉。
NO.2
获得情感支撑
难得的周末,当然要约上好朋友,一起享受美好的假期。
学校是上周通知的双休,小熊打算和很久没见面的朋友们一起看电影、吃饭、做手工。
图片来源:小红书@雾漫星河
或者组织一场家庭电影、一次家庭聚餐,及时抚慰彼此的焦虑情绪。
对高三学生小辰来说,双休后,一家人难得可以一起睡懒觉、吃饭、追剧。
这些简简单单的陪伴就可以给予孩子们情感支撑。
NO.3
在运动中感受快乐
周末双休,孩子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爬山、骑行、游泳、球类……运动给予了孩子放松身心的机会。
笑笑和发小从小都很喜欢运动,跑步、爬山、羽毛球……上高中前,俩人经常约着一起,本以为上高中以后就再也没机会了,没想到,现在双休了,两人又有时间了。
这个春天,双休有了,孩子们一起运动的机会也有了。
NO.4
感受自然
把周末还给孩子,让学生有休息的时间,能够在学校和家庭之外,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
双休的第一个周末,家住广西桂林的赵女士带着孩子回了老家,实现草莓采摘自由,让孩子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赵女士也见到了孩子脸上难得的笑容。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的孩子是需要睡觉、吃饭和玩耍的人,周末双休政策的推行,本质上是将“休息权”归还给学生。
事实上,学会休息不仅是孩子的课题,更是他们日后的人生课题。
人类学家项飙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词叫做“蜂鸟般悬浮”,很贴切的形容了一刻也停不下来的国人现状。
多少人为了获得所谓的成功,忙着追向一个未来,与此同时,当下被悬空了,没有其他意义。
在这个不断贩卖焦虑和鼓吹努力的时代,让自己有机会闲下来,学会休息,成了一种难得的品质。
3
双休之外,
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破局之道
高中双休以后,县乡中学生的周末正经历另一种现实。
城市学生能用线上课程、研学活动、社会实践等填补周末的空白,而县乡学生回家后,面对的多是留守老人、没家长辅导、信号不稳的手机和不一定普及的无线网……
因此,很多家长会担心,双休政策落地后,城乡教育的差距是否会越来越大?
双休以后,周末回到家里,高三学生珍珍需要早上6点出门徒步2公里到镇上网吧看网课资源,再晚一点,就没有空座了。
某县城高中的老师也反映,过去靠拼命刷题学生能冲进211,现在城里的孩子周末有了充足的时间去搞科创拿奖,自己的学生却连基本的实验器材都没有。
华强夫妻两人都只有小学文化。这学期开学,儿子乐乐让两人下载了一个家校沟通APP,说以后周末不用去学校了,家长有任何疑问可以线上和老师们沟通。
然而,上周末学校组织教师在线答疑时,一直到答疑结束,俩人都没有登录进去APP。
为此,教育部启动“双休教育资源均衡工程”: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双休资源包”,向薄弱地区定向投放特级教师课程;将“双休教育资源供给”纳入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体系。
不少省份也致力于弥补城乡资源的差距,如浙江省级平台“之江汇”向农村开放3.8万节精品课。
此外,对于县乡的孩子来说,周末回家得到的可能并不是充足的自由时间,而是干不完的农活,连基本的连续性学习都很难得到保障。
小林在县城的一所重点高中读高二。周末小林回到家,春种时节,她需要起得更早,睡得更晚,“白天的话,爷爷奶奶过一会儿就得叫我去帮忙,根本没办法专心学习。”
针对这些孩子,越来越多的地方推出了“周末自习室”,如山东菏泽某村委会腾出会议室作孩子的“周末自习室”,退休教师或返校大学生轮流值班。
周末双休,许多农村的留守儿童回到家,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周末手机使用时长超12小时,双休成为“空白时间”。
前几天,国家终身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功能全面智能升级,新增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两大栏目,推动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让终身学习成为孩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当大城市在讨论“双休减负”时,县乡孩子可能更需要的是“托底”。
最后,尽管双休还有一些待完善的地方,但至少它是一个开始,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有机会呼吸新鲜空气,去探索、去思考、去成长。
孩子本该生命力满满,当他们不用时时刻刻都被事情填满,有不带任何目的做事的时间,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发发呆,哪怕看似无用,也能从中得到一些滋养。
通过周末双休强制留白,让孩子们学会休息,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他们的生命力也会得以浮现。
参考资料:
[1]半月谈:高中周末双休,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2]萌毅心理:国家推行高中生双休的意义:一场关乎人性与未来的教育革命
[3]南风窗:真的变了,衡水高中有周末了
来源:新东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