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萍 杨柳 通讯员 毛建亭)近日,郑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邀请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埃及中国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朱新娥、欧洲时报英国分社文化中心主任兼市场总监刘玲妤到访巩义市。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萍 杨柳 通讯员 毛建亭)近日,郑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邀请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埃及中国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朱新娥、欧洲时报英国分社文化中心主任兼市场总监刘玲妤到访巩义市。
在巩义市侨联相关负责人带领下,她们先后参观了巩义市石窟寺、河洛汇流以及宋陵永昭陵,深入领略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巩义石窟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北魏皇家开凿的大型石窟之一。现存洞窟5个,佛像7700余尊,造像题记及其他碑刻180余篇。石窟造像雕刻细致、内涵丰富,翩翩飞天自然生动,超凡脱俗,帝后礼佛图构图完美,保存完整,充分表现了北魏皇室前往礼佛的宏大场面,是北魏石刻艺术的代表作,令来访者深深陶醉于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
河洛汇流,黄河与洛河在此交汇,形成了“河出图,洛出书”的独特景观,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交汇点,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朱新娥和刘玲妤站在岸边,感叹黄河的波澜壮阔,她们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起源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宋陵永昭陵是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陵园建筑规整,气势恢宏,神道两侧的石人、石兽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展现了北宋时期高度发达的文化艺术和皇家威严。漫步在陵区,仿佛能穿越时空,触摸到那个时代的繁华与沧桑。
朱新娥和刘玲妤表示,她们将通过个人媒体平台,把巩义的历史文化传播到海外,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南,了解郑州,了解巩义。巩义市侨联也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与海外媒体和文化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助力提升巩义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来源:中原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