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8日,第一三共中国宣布,总投资约11亿元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新生产大楼项目在上海张江正式开工。作为国家首批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试点,该项目将扎根中国市场,建设ADC本土化产能基地,大幅提升ADC创新药物的本土化供应能力,这是第一三共在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9月8日,第一三共中国宣布,总投资约11亿元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新生产大楼项目在上海张江正式开工。作为国家首批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试点,该项目将扎根中国市场,建设ADC本土化产能基地,大幅提升ADC创新药物的本土化供应能力,这是第一三共在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彰显了其深耕中国的坚定信心。
第一三共ADC新生产大楼奠基培土仪式
作为国家首批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该项目创新性地支持跨国企业将生物制药生产流程拆分、布局于国内外不同基地。第一三共采用跨境分段生产模式,在浦东聚焦高附加值生产环节,既实现了全球技术与本土需求的有效衔接,也成为中国推进生物医药制度型开放的最佳实践,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深化制度型开放提供了重要参考。
新建的ADC生产大楼将充分整合第一三共全球领先的ADC技术平台优势,推动前沿创新技术与本土临床需求的深度融合。第一三共执行董事、全球技术单元负责人柏瀬裕人博士强调:“基于全球领先的ADC技术平台,第一三共已构建覆盖多癌种的强大研发管线,其中包括多款临床阶段ADC候选新药,致力于为中国患者引入更多突破性治疗方案。全新的ADC生产大楼不仅是生产基地,更是加速创新疗法落地的关键引擎。通过提升产能与保障供应稳定性,我们能更快速、更高效地推动ADC突破性疗法惠及中国患者,精准响应日益增长且多元化的治疗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变化,肿瘤的整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仍存在持续未满足的医疗需求。ADC技术通过精准靶向递送机制,能有效弥补传统治疗的局限,本土化生产将让更多中国患者及时受益于这一创新疗法。
来源:环球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