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欧盟委员会对谷歌处以29.5 亿欧元(约合 246.6亿元人民币)反垄断罚款。这是过去十年间欧盟对谷歌开出的第四次罚单。金额低于2018年的43亿欧元罚款,但仍是近年较高金额的处罚。近年来,谷歌在全球范围内面临多重反垄断审查,包括美国、欧盟、英国、韩国、
近日,欧盟委员会对谷歌处以29.5 亿欧元(约合 246.6亿元人民币)反垄断罚款。这是过去十年间欧盟对谷歌开出的第四次罚单。金额低于2018年的43亿欧元罚款,但仍是近年较高金额的处罚。近年来,谷歌在全球范围内面临多重反垄断审查,包括美国、欧盟、英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纷纷对谷歌展开调查。梳理这些调查的缘由,大多集中在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应用市场、广告技术、搜索引擎等业务;谷歌被指涉嫌滥用这些领域的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反竞争行为。
早在2010年3月,谷歌就因为信息审查等方面的问题,退出了中国内地市场。在关闭中国内地的谷歌网站之后,将搜索服务转移至中国香港,继续提供中文搜索服务。当时,谷歌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之一,在中国大陆市场有着高达43%的市场份额。
为什么是29.5亿欧元?
欧盟委员会当地时间5日宣布,对谷歌处以29.5亿欧元罚款,原因是该公司在广告技术市场中滥用主导地位,损害竞争环境。欧盟方面表示,在“在线广告“市场中,谷歌滥用权力,通过优先推广自身服务,损害竞争对手、广告商和在线出版商的利益,从而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此次29.5亿欧元罚款的设定,依据是欧盟委员会2006年发布的《罚款指南》。在确定罚款金额时,委员会综合考量了多项因素,包括违规行为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与违规行为相关的“AdX”在欧洲经济区的营业额(该营业额为罚款基准金额的计算依据)。此外,谷歌过往曾因滥用市场主导地位被处以罚款的记录,也被纳入此次罚款金额的考量范围。
反垄断监管主要针对科技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例如固定价格、捆绑销售、拒绝交易等,这些行为会破坏市场竞争环境并抑制创新。例如谷歌安卓与苹果iOS垄断移动端98%市场份额,英伟达占据全球AI芯片市场约90%份额,此类垄断行为阻碍了新技术普及和产业升级。
“谷歌现在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解决其利益冲突问题。若其未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将毫不犹豫地采取强硬纠正措施。”欧盟反垄断事务负责人特雷莎・里韦拉表示,“数字市场的存在是为了服务民众,必须建立在信任与公平的基础之上。当市场失灵时,公共机构必须采取行动,防止主导企业滥用其市场权力。”
根据欧盟规定,谷歌需在11月初,即60天内,向欧盟委员会提交其解决方案。欧盟也不排除对谷歌的广告技术业务实施结构性拆分的可能性,但强调“首先希望听取并评估谷歌自身的提议”。
谷歌则表示,欧盟委员会关于谷歌广告技术服务的决定是错误的,公司将提出上诉。
谷歌对欧盟这一决定提出批评,并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提出抗辩。谷歌全球监管事务负责人、副总裁莉—安妮・马尔霍兰(Lee-Anne Mulholland)强调:“为广告买家和卖家提供服务并不存在任何反竞争性质,而且目前市场上可替代我们服务的选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多次被罚背后
早在2017年6月27日,欧盟委员会以滥用搜索引擎市场支配地位为由,谷歌处以24.2亿欧元反垄断罚款的案件。该处罚主要针对谷歌自2008年起,通过操纵搜索结果,为其购物比价服务提供不正当竞争优势的行为,案件最终于2024年9月10日由欧洲法院维持原裁决确认生效。此案与Android系统案、AdSense广告案并列为欧盟对谷歌发起的三大反垄断诉讼。
谷歌2004年进入欧洲购物比价市场。从2008年起,谷歌开始利用自身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推动公司的“谷歌购物”服务,使“谷歌购物”流量大涨,而其他购物比价服务流量骤降。欧盟委员会从2010年开始调查谷歌这一行为。
除谷歌外,欧盟委员会还对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和亚马逊进行反垄断监管。2016年,欧盟委员会对苹果处以13.6亿欧元罚款,原因是其滥用iOS系统应用商店的市场支配地位,限制开发者使用其他支付系统。 2024年,欧盟委员会对亚马逊处以7.4亿欧元罚款,指控其滥用在线零售平台主导地位,限制第三方卖家使用其他物流服务。
欧盟近年持续强化对科技企业的反垄断监管,主要针对以下行为。第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通过技术手段优先推广自身服务,排挤竞争对手,例如谷歌广告技术垄断案。第二,不公平合同条款。强制用户使用特定服务或限制第三方接入,例如苹果应用商店政策)。
第三,捆绑销售滥用优势。利用市场地位优势,强制搭配销售无关产品,例如微软Windows捆绑浏览器。
对科技企业的反垄断监管旨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防止科技巨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排除对手,从而保障创新活力并促进消费者利益。我国通过修订相关法规、强化执法力度和完善监管机制来应对科技垄断挑战。2022年通过修订《反垄断法》强化了我国科技领域反垄断规则,明确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纳入监管范围,并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2024年,我国对谷歌、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开展调查,重点打击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2025年2月4日,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谷歌开展立案调查。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反垄断合作,2024年与欧美同步对英伟达展开调查,共同应对跨国科技垄断挑战。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