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先烈精神 培铸少年志气——咸宁市第七小学“清明祭英烈”活动谱写红色教育新篇章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1 14:47 2

摘要:春风拂面,松柏凝翠。4月1日,咸宁市第七小学组织100余名师生代表走进鄂南烈士陵园,以“赓续先烈精神,传承红色血脉”为主题,开展“清明祭英烈”教育实践活动。在巍峨的烈士纪念碑下,师生们以赤子之心对话历史,用行动诠释新时代少年对红色基因的坚守与传承。

记者夏咸芳 通讯员阮超

春风拂面,松柏凝翠。4月1日,咸宁市第七小学组织100余名师生代表走进鄂南烈士陵园,以“赓续先烈精神,传承红色血脉”为主题,开展“清明祭英烈”教育实践活动。在巍峨的烈士纪念碑下,师生们以赤子之心对话历史,用行动诠释新时代少年对红色基因的坚守与传承。

肃立默哀寄哀思 誓言铿锵砺初心

当日上午9时,陵园内庄严肃穆。全体师生列队肃立,向烈士纪念碑行注目礼。国歌声中,队旗轻扬,100余道目光汇聚成无声的敬仰。随后,全场默哀一分钟,风声掠过耳畔,仿佛诉说着先烈们穿越时空的壮烈誓言。

该校教师代表、该校政教处主任沈曙光以铿锵之声,讲述鄂南烈士陵园的红色底蕴:“这里安息着480名烈士,纪念墙上镌刻着6000多个不朽的名字……他们用生命铺就了今日的康庄大道。”学生们屏息聆听,眼中泛起晶莹而敬仰的泪光。

少年壮志承薪火 赤子丹心映山河

“烈士们以血肉筑长城,我们必以奋斗续华章!”学生代表镇子涵的发言掷地有声。她代表全体同学用稚嫩却坚定的嗓音向先烈立誓:“我们会珍惜每一寸和平的阳光,用知识武装自己,以行动报效祖国!”

随后,该校少先队辅导员阮超带领全体学生高举右拳,誓言响彻云霄:“铭记历史,砥砺前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誓言如钟,激荡在陵园的每一个角落,更叩击着每一颗少年的心。

触摸历史悟精神 躬身实践传星火

仪式结束后,师生们走进陵园深处。在烈士墓区,孩子们轻拭墓碑,献上白菊。指尖触及冰凉的碑石,仿佛触碰到了历史的温度。有学生驻足于11岁黄墩兴烈士墓前久久不语。六(三)班学生李灵君蹲下身,轻轻抚过墓碑上的名字,难过地说:“黄墩兴烈士牺牲时只有11岁,和我们五年级学生一般大。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不仅要珍惜烈士们拼死换来的和平,更要以他们为榜样——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行动诠释担当。终有一天,我们也要让祖国因我们的奋斗而骄傲!”

在展览长廊内,一幅幅抗战时期的影像、一件件斑驳的文物,将硝烟弥漫的岁月重现眼前。咸宁市第七小学老师们分组为孩子们讲述了鄂南苏区军民浴血奋战的壮举:从夜袭敌营的惊心动魄,到战壕中传递情报的机智果敢;从无名烈士舍身炸碉堡的悲壮瞬间,到后方百姓缝制军鞋、支援前线的鱼水深情。光影交织间,历史细节如画卷般展开——锈迹斑斑的军号仿佛仍能吹响冲锋的号角,破碎的日记本上字迹模糊却字字滚烫。孩子们屏息凝神,指尖轻触展板上的历史年表,仿佛与烽火年代的英雄们隔空对话。他们低声呢喃:“原来‘信仰’两个字,是用血写成的。”

六(三)班班主任但昭斌告诉记者,每年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通过瞻仰烈士纪念碑、敬献手折白菊、诵读革命家书等形式,让孩子们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感受红色精神,这种沉浸式教育比书本更震撼人心,能让英雄形象真正活在学生心中。

红色基因永赓续 教育润心向未来

先烈精神,永不褪色;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活动尾声,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由参观。有的俯身记录烈士生平,有的用画笔勾勒陵园风貌。咸宁市第七小学党支部副书记黄丽芝表示:“这场活动不是终点,而是红色教育的起点。我们希望通过触摸历史、对话英雄,让爱国情怀扎根于学生心灵深处。”

苍松不语,见证赤子丹心;丰碑永矗,激荡时代回响。咸宁市第七小学以清明为契,将课堂搬到红色热土,用实践点燃信仰之火。今日,少年们以鲜花与誓言致敬英魂;明日,他们必将以奋斗与担当书写新时代的答卷。

来源:香城都市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