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云通信漫游:从SMS到RCS,聊聊短信的历史和未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01:06 1

摘要:1992 年 12 月 3 日,软件工程师尼尔·帕普沃思(Neil Papworth)发出世界第一条手机短信:“MERRY CHRISTMAS”。它只有短短 15 个字符,却开启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服务形态。幽默的是,第一条短信不是用手机发的,那时候的手机

1992 年 12 月 3 日,软件工程师尼尔·帕普沃思(Neil Papworth)发出世界第一条手机短信:“MERRY CHRISTMAS”。它只有短短 15 个字符,却开启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服务形态。幽默的是,第一条短信不是用手机发的,那时候的手机还没有键盘不能打字。

2025 年的今天,短信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已经发展成一种简易高效、应用广泛、持续革新的现代通信媒介。它改变了人们的联络交流方式,也影响了企业与客户的互动模式。

从纯文本的信息传递,到图片、音频、视频等富媒体的信息互动,再到通过 RCS 消息成为互联网服务新入口。短信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前景又将如何?本文将进行深入的梳理探讨。

1.0 短信(SMS)

SMS 短信基于 GSM 技术实现短文本消息,因为其成本低廉、实时投送、双向交互的特点,在移动互联网未兴起之前,它一度成为人们主要的社交联络工具。

1995 年,美国用户平均每月才发送 0.4 条短信,到了 2000 年,美国平均每人每月发送的短信数量增加到 35 条。而中国接触到短信功能是 1998 年,到 2000 年中国的手机短信数量就到达了 10 亿。仅仅 4 年过后,这个数字就飞涨到了 900 亿条,2012 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到了 8973.1 亿条。

人们喜欢短信,这种随身的"异步即时通信"模式。它打破了传统通话的时空束缚,让情感表达获得了缓冲空间。情侣之间的情话、朋友之间的闲聊、亲人之间的问候,在功能机时代,短信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随时随地的文字联络工具。

很多 80 后、90 后可能都有在书桌下疯狂发短信聊天的经历。还有一到逢年过节时,手机便开启疯狂发送和接收祝福短信的时刻。在 2005 年春节,中国短信量达 110 亿条,移动基站一度瘫痪。

除了短信聊天,短信的企业级应用也开始崭露头角。短信报纸、短信小说、短信订购、短信投票都曾火热一时,在湖南超女演唱活动中,仅超女的粉丝们就发送了 1 亿条短信。

2006年,电商网站亚马逊(Amazon)首次采用的短信验证码系统,进行账户注册登录的身份验证。没想到当年不太起眼的这一举动,在之后将拯救短信,开启亿万级的企业级通信市场

2.0 彩信(MMS)

MMS 彩信基于 GRRS 技术,支持图文、音频等多种格式,后来还支持短视频格式。对于当时只能用手机短信发纯文字的人们,彩信是令人惊奇的。

各类彩信报纸、彩信咨询、彩图下载层出不穷。就比如在 2008 年奥运期间,奥运吉祥物通过彩信同步发布、彩信在珠峰峰顶成功发出、江苏开展手机彩信奥运火炬“虚拟”传递公益活动、还有企业通过彩信发送赛事海报和赛事资讯。很多人喜欢订阅彩信报纸,相对于短信,它图文并茂,排班美观,承载的信息量更多,也更易读。

但彩信的资费相比短信更加昂贵。手机的上网功能从速度和体验上越来越好,智能手机陆续开始普及,iOS 和安卓(Android)系统高歌猛进,诺基亚的塞班(Symbian)系统和功能机快速落幕。

人们可以通过浏览器和下载各类 APP 来看新闻、聊天、听歌……,速率越来越快,资费越来越低,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短信的这次进化,无法再现曾经的辉煌。

3.0 富媒体

移动互联网轰轰烈烈发展,微信这种只需要流量,就能发送富媒体消息,还能实时通话、视频的工具更受欢迎。短信饱受人们冷落,被认为是陈旧、落伍、无用的产品。逐渐大家越来越少用短信进行联络,手工发送的祝福短信也开始越来越少。短信即将像其他火极一时又被人遗忘的事物一样,埋入历史的尘埃中。

可是,奇迹发生了。祸兮福所倚,短信因为移动互联网而没落,也开始因为移动互联网而开启第二春。

2012 年微信用户突破 1 亿的同一年,全球 P2P(个人到个人)短信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但 A2P (应用到个人)市场却以 27% 的年复合增长率逆势上扬,这背后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的"数字身份认证"和“线上运营推广”的刚需,各类 APP、电商对于验证码注册登录、会员运营、营销推广、事务通知的需求开始急速增长。

2024 年全球短信验证码市场规模达228 亿美元,平均每个网民每年接收验证码短信 163 条,2024 年全球短信发送量约为5.2 万亿条

另一方面,运营商对于短信也在寻求进化与突破,陆续推出视频彩信、短信品宣、短信公众号、AIM 消息(5G 阅信)等产品,希望能够接入富媒体通信技术,融入移动互联网浪潮中。这些产品虽然也广泛应用于 A2P 应用中,但因为各种原因,既不能超越微信也没有完全替代短信。

直到RCS技术的出现,短信迎来了究极进化完全体——5G 消息。它是否能够突破技术桎梏,撕开生态裂缝呢?

4.0 5G 消息(RCS)

5G 消息通过RCS + Chatbot + MaaP(富媒体通信 + 聊天机器人 + 消息即平台),基于短信原生应用,无需安装 APP 和注册账号,就可实现类似各类社交 App 的功能应用、界面交互和用户体验。它支持高分辨率富媒体通信、场景卡片、已读回执、文件传输、表情包、小程序、与 AI 融合的 Chatbot 等功能,全面打造新一代的短信应用

5G 消息是短信最重要的一次革新,也是改变最大的一次进化,弥补了传统短信与现代消息应用程序的之间的差距。它采用的 RCS 技术在 2007 年就问世。2015 年,谷歌(Google)收购了开发 RCS 的云通信厂商 Jibe Mobile。2019 年,谷歌将 RCS 集成到安卓系统的信息应用中,让它得到了飞速发展。

2020 年 4 月 8 日,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以及一些手机终端企业发布《5G 消息白皮书》,宣布将支持 RCS,推出 5G 消息。这代表着中国通信行业将全面拥抱 RCS 技术,建立5G 时代的信息服务中心

2024 年,另一个互联网巨头对于 RCS 的支持,是 RCS 发展上的另一座里程碑。苹果(Apple)公司的 iOS 18 支持了 RCS 消息。在此之前,苹果用户之间可以发送支持富媒体格式的 iMessage,与安卓用户却无法互联互通。

RCS 的高歌猛进,终于让一向封闭的苹果系统,不得不打开了大门,两大移动平台之间的壁垒界限得以打通。

5G 消息(RCS)无论是 P2P 还是 A2P 都能具备更大的应用空间,支持 Chatbot 交互的 RCS 消息点击率是传统短信的 8 倍,转化率提升 240%。

人们通过 5G 消息可以聊天沟通、快速办理相关业务、打开各种小程序、与 AI 智能体交流。人民日报推出 5G 消息智能体,以智能交互新形态推出新闻速递。5G 消息校园通知通过入学、考试、毕业、成绩公布及家校沟通等多个环节,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服务。已覆盖广东、四川、重庆、湖北等多地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知名学府。

根据Juniper Research的报告,2024 年活跃的 RCS 用户数量达到了 11 亿。RCS 的快速增长也没有蚕食现有的短信流量。相反,RCS 的富媒体特性让短信市场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和富有发展前景。

目前来说,SMS 和 RCS 是互补关系:

SMS 是根基:它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广覆盖的通信沟通方式。

RCS 是枝叶:为企业提供高度创新、智能互动、强吸引力的通信功能。

它们共同形成一种通信沟通策略,再加上其他云通信产品,更加全面地满足各种应用场景与功能需求。帮助企业与个人之间建立更牢固的关系,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之后会发生什么?

短信经过了跌宕起伏的发展演变,从圣诞节前期浪漫的登场,到火遍全世界的通信方式,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受到冷落,又通过企业级通信市场的追捧焕发新生,最后通过 RCS 涅槃重生改头换面。

未来将何去何从?充满机遇,也布满了看不见的暗坑和歧路。是否能继续站在云通信的舞台上,与各类层出不穷的新产品竞争,关键还是在过去优势基础上,提高安全性、智能化、以及最重要的用户体验。如何完成从短信到 5G 消息的平稳过渡,能给人们和企业带来更加独特、更加易用、更有意义的连接方式。

5G 消息的RCS + AI的技术融合具备革命性,将使得短信成为便捷的智能助手。如何落地到具体应用上,值得继续探索与实践。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参与进来,我们对未来满怀期待。

我们相信经过 PC 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AI 互联网时代很快到来。从 SMS 到 RCS,不仅仅是沟通工具的进化,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放缓时,AI 互联网时代即将来临时,对基础通信设施进行的短板补齐革新赋能

无论是实时验证码,还是千万级的短信营销,还有智能交互式的 5G 消息,为您提供所需的产品功能、技术支持和贴心服务。

来源:小帆科技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