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几篇写中国好、感恩国家的文章,却收获大量负面评价,嘲讽侮辱者有之、私信破口大骂者有之,认为笔者瞎胡写,说自己没有享受国家崛起带来好处的更多,原因如何?看
最近几篇写中国好、感恩国家的文章,却收获大量负面评价,嘲讽侮辱者有之、私信破口大骂者有之,认为笔者瞎胡写,说自己没有享受国家崛起带来好处的更多,原因如何?看
山坡羊·十不足
——明·朱载堉
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
盖了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职位卑。
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朝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
洞宾陪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
一、人心不足蛇吞象
明代才子朱载堉这首《山坡羊·十不足》,剖开了人性里那团永不餍足的欲望。如今读来,竟觉得字字都在嘲讽当下某些人的“现代病”——住着精装房,却嫌小区绿化不够;用着5G手机,却骂信号偶尔卡顿;刷着短视频看世界,转头便说“这国怎,定体问”。
有人笑谈:“从前吃不上饭时,觉得有口粥便是天堂;如今顿顿有肉,却开始挑剔脂肪含量超标。”人心一旦被欲望蒙了眼,便如同戴上了一副滤镜——专挑瑕疵看,再好的锦绣也能盯出线头来。
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笔者出生时,村里不少老大哥的梦想:要是能天天吃白面馍,这辈子就值了。如今顿顿白面,有些人却开始抱怨:“城里人吃全麦面包,咱这面不够健康!”你看,人的眼光若是只盯着缺的那一角,连手里捧着的满月都能看成残月。
社交媒体上更甚。有人拍到高铁上的一粒瓜子壳,评论区立刻炸锅:“体制问题!管理混乱!”可若有人晒出中国高铁里程世界第一的数据,他们又撇嘴:“数据能信?都是面子工程!”这像极了寓言里的瞎子摸象——摸到尾巴便咬定是蛇,摸到腿便坚称是柱。你递给他望远镜,他偏要端起显微镜,非从牡丹花里找出细菌才罢休。
三、装睡者的“选择性失眠”
所谓“装睡的人”,其实清醒得很。他们不是看不见进步,而是不愿承认进步。就像某些人天天转发“国外免费医疗”,却绝口不提预约手术要排三年队;羡慕“德国工匠精神”,但假装不知道中国专利申请量连续七年全球第一,这种“选择性失眠”,本质是给自己造了个信息茧房——算法推来牢骚就点赞,刷到成就就划走,活像只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
更吊诡的是,越是生活滋润的人,抱怨声往往越响。工地上的农民工蹲在路边吃盒饭,笑着说“比老家挣得多”;写字楼里的白领喝着星巴克,却骂“这届年轻人没有出路”。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现在倒成了“仓廪实而挑刺多”。
四、用辩证的目光看问题
要治这“一叶障目”的毛病,不妨学学四川的茶馆文化。老爷子们一壶三花茶,能从三国演义聊到中美贸易战,夸完国产大飞机,转头批评小区垃圾分类不到位——这才是真正的清醒。承认进步不等于歌功颂德,看见问题亦不必全盘否定。
唐朝盛世够辉煌吧?杜甫照样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宋朝经济冠绝全球,苏轼仍在《荔枝叹》里痛斥官僚腐败。真正的爱国者,既能看见故宫角楼的飞檐流光,也敢直视巷角砖缝里的青苔。就像品茶,既尝得出回甘,也容得下涩味,方是真滋味。
五、与其叫醒装睡者,不如抬头走自己的路
朱载堉笔下那个“上到天上还嫌低”的贪心人,最终被阎王收了去。如今的“装睡者”倒不必担心索命无常,只怕哪天蓦然回首,发现同龄人都在策马奔腾,自己却还在原地数落马蹄扬起的灰尘。
国家的进步,从来不是童话里的完美城堡,而是一代人接一代人边修葺边扩建的老宅院。瓦会裂,墙会旧,但梁柱间沉淀的,是五千年文明撑起的脊骨。与其摇醒那些故意装睡的人,不如沏壶茶,推开窗,走好自己的路——晨光里,高铁正穿过油菜花田,快递无人机掠过古城墙,而街角早餐摊飘来的烟火气,还是二十年前那个味道。
来源:坦荡的青山O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