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声音雕刻经典,用真情歌咏家乡。3月25日,由汉中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市文联、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的第七届丝路朗诵大会暨汉中市第九届朗诵大赛启动仪式在汉中市图书馆顺利举行。
以声音雕刻经典,用真情歌咏家乡。3月25日,由汉中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市文联、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的第七届丝路朗诵大会暨汉中市第九届朗诵大赛启动仪式在汉中市图书馆顺利举行。
中共汉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博学,汉中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社娜,汉中市文联副主席张迈,汉中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胜,汉中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科长段晓洪,汉中市文化馆研究馆员师国华,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副部长梁乾,中国人寿汉中分公司业务总监、汉台公司总经理汤建武,中国移动汉中分公司市场部副经理肖洒,汉中市汉江书院总经理王培军,汉中市朗诵协会名誉会长、汉中市摆渡船阅读推广中心主任周定红,汉中市朗诵协会名誉会长、陕西顺通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伟国,汉中市朗诵协会会长颜勇等出席会议。汉中市朗诵协会秘书长王苗主持仪式。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博学代表主办单位讲话
张博学代表主办单位讲话,他指出,汉中市朗诵大赛成功举办八届,已成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自首届朗诵大赛举办以来,赛事已成为汉中市民文化生活中的品牌盛事。以“丝路的起点”为主题举办朗诵大赛,既是对先辈开拓精神的致敬,更是对新时代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精神的弘扬。希望通过朗诵大赛,让更多人用声音唤醒沉睡的诗句,用情感传递文化的温度,让朗诵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大赛以“汉中故事我来讲”为号角,就是要让每一位汉中人成为家乡故事的讲述者、传播者。期待通过朗诵这一艺术形式,让历史与现实对话,让个体与时代共鸣,让更多人听见汉中的声音、读懂汉中的情怀、见证汉中的蝶变,愿这场赛事成为春日里最璀璨的文化明珠,为汉中蓬勃发展注入磅礴的精神力量。
市文联副主席张迈宣布大赛启动
汉中市文联副主席张迈宣布大赛启动。汉中市朗诵协会会长颜勇结合以往办赛经验,介绍了第七届丝路朗诵大会暨汉中市第九届朗诵大赛进展情况,并重点就比赛与往年相比,在组别设置、时间安排、评委邀请等多方面的不同之处作了说明。
市朗诵协会会长颜勇介绍本届大赛赛事概况
本届大赛由汉中市朗诵协会、汉中市文化馆、汉中市图书馆、中国人寿汉中分公司、中国移动汉中分公司承办,中国人寿汉中分公司总冠名。汉江书院、汉中市英林园艺有限公司、汉中朗月酒店、汉中文化网及各县区有关朗诵培训机构、学校等协办。大赛以“丝路的起点·诗歌的故乡”“汉中故事我来讲”为主题,将紧扣“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旨在通过诵读中华经典,传播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汉中故事,以赛促文,以声传情,让朗诵成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
比赛设立朗诵、影视剧配音、幼儿组讲故事3个比赛项目,按年龄划分为成人组(社会组)、成人组(高校组)、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A组(五、六年级)、小学组B组(三、四年级)、小学组C组(一、二年级)、幼儿组(学前组)、影视剧配音组九个组别。汉中赛区大赛将于2025年3月-6月进行,全省及全国总展演暨颁奖晚会将于2025年6月-7月在西安举行。
主办单位领导向本届大赛市级评委颁发聘书
为确保今年大赛全程公平公正、专业规范,大赛组委会组建成立汉中市级评委会,严格选聘了26位市级评委。主办方领导现场为颜勇、陈宝丽、王拓、文静、吴红、马黎华、李双平、王苗、廖斌、古钧、包锴、杨婷、张霞、尹慧、周晓伟、危敏、王华、王洁、王迪、明涛、殷琦、汪洋、张晓辉、苟新楠、刘波、刘云等26位市级专家评委颁发了聘书。
优秀赛事承办县区代表——南郑区朗诵播音主持协会发言
优秀赛事承办学校代表——陕西理工大学发言
优秀赛事承办学校代表——汉台区武乡镇中心小学发言
全市获奖选手代表——刘成海交流发言
随后,优秀赛事承办县区代表——南郑区朗诵播音主持协会,优秀赛事承办学校代表——陕西理工大学、汉台区武乡镇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以及全市获奖选手代表——刘成海分别作了交流发言。特别是85 岁的高龄的刘成海老先生,用朴素而真挚的话语,讲述了自己热爱朗诵、学习朗诵,到多年来参加比赛的心路历程。当别人在安享晚年的宁静,他却埋首于诗词经典,逐字逐句雕琢发音、揣摩情感,连续多年坚持不懈、愈挫愈勇站在朗诵大赛的舞台上。最终,他连续3年斩获丝路朗诵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展示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蓬勃朝气,成为了人们终身学习的楷模和热爱生活的典范。
在签约仪式环节,全市各县区、学校海选点承办单位、机构负责人逐一上台,与汉中市朗诵协会会长颜勇签订了赛事承办协议,标志着第七届丝路朗诵大会暨汉中市第九届朗诵大赛在汉中九县两区全面启动。
据悉,2024年,汉中市参加朗诵大赛的总人数超2.5万人,汉中赛区选手在全省和全国总决赛中发挥出色,无论是获奖人数、还是获奖层次方面,汉中赛区均居各地市前列,在全省和全国朗诵界展现了汉中朗诵的水平与实力,树立了“汉中朗诵人”的良好形象,预计今年全市报名参赛人数将再创历史新高。
作为汉中本地朗诵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艺术含金量最高的赛事,不仅挖掘、培养了一大批本地朗诵艺术人才,而且为全民阅读的深入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汉中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自信。
来源:汉中在路上一点号